题名金属溶剂萃取的数学模拟研究
作者付有君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1987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文摘要溶剂萃取三出口分离工艺是在分馏萃取流程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工艺方法,应用这种流程,每个工艺可根据各组分萃取能力的不同得到三个不同的产品,因此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本工作首先进行了皂化P507对Cu、Co、Ni三种金属元素萃取分离性能的研究,得到了工艺设计的一些主要参数及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两种方式的三出口工艺,应用P507-煤油体系,对组成为1:1:1的Cu、Co、Ni混合合成料液进行同时分离串级实验,实现了三种元素的同时分离,从而将三出口工艺推广应用于非稀土体系,并对两种不同的三出口流程设计方式进行了比较,得出了有意义的结果。对串级过程的数学模拟引入了稀疏矩阵方法,并对分馏萃取体系工艺参数的优化作了尝试。通过对串给模拟计算中矩阵解法的分析,发现计算过程中的所用的大型微分矩阵是一种零元占绝对优势的稀疏矩阵。本工作根据此微分矩阵的特点,采用稀疏矩阵所特有的存贮方法,将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引入串级模拟计算,编制了计算程序,使矩阵法的内存占用量大大减小,而计算速度却基本上没有变化,为矩阵方法应用于高级数及多组分体系的串级模拟计算提供了基础。我们还对分馏萃取工艺参数的优化作了尝试,分别应用复合形法和直接网格搜索法编制计算程序,在料液组成一定、进料量一定的条件下,建立了目标函数:Q = N*(VOE * Zo)/(VAE * XX(1,1)对(Sm-Gd)(No_3)_3-HNo_3-P507-煤油体系,分别以级数。进料级等六个或四个变量为搜索变量。应用上述以稀疏矩阵法改进后的串级模拟程序计算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计算,得到了合理的结果。两种优化方法比较后,认为复形方法所耗机时少,较为实用。为了对Cu、Co、Ni的萃取分离体系进行数学模拟,进行了单级分配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得到了适用于不同浓度范围的简单的单级分配模型。研究了三出口工艺中的平衡关系,提出了两种分别适用于不同方式三出口工艺串级计算的串级模型,并在分馏萃取的基础上将稀疏矩阵方法引入三出口串级计算,对工艺一,根据流程特点,假定串级过程中分离 数变化不大;对工艺二,利用所建立的单级分配模型,分别用FORTRAN语言编制程序,串级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将溶液理论应用于萃取过程的计算是目前人们努力的一个方面。本工作对于P507-正庚烷萃取CuSo_4体系进行了溶液理论模型的研究,对于水相,应用适用范围广,计算精度高的Pitger理论计算平均离子活度,并将其部分为单离子活度系数,对有机相,应用Scatacherrd-Hilbrand的“溶度参数“理论模型进行关联,得到了模型的端值常数和热力学萃取常数。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1-17
页码87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iac.jl.cn/handle/322003/34955]  
专题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_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知识产出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付有君. 金属溶剂萃取的数学模拟研究[D].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98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