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电子学研究所  > 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电磁隐身斗篷的变换光学设计及一种基于SRR的超小型化微波滤波器设计
作者姚侃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9-06-02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授予地点电子学研究所
导师李芳
关键词电磁异向介质 变换光学 隐身 cloak 开口谐振环 双层SRR结构 滤波器 小型化
其他题名Transformation Optical Designs for Electromagnetic Invisibility Cloaks and Designs of Microminiature Microwave Filters based on SRR
中文摘要电磁异向介质(Electromagnetic Metamaterials-MTMs)是具备特殊电磁性质但在自然界不存在的特殊材料,也被称作人工电磁材料。以左手材料为例,其表现出的负折射、逆多普勒效应、逆Cerenkov辐射、逆Goos-Hänchen位移等性质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一些概念。近年来,对人工电磁材料特殊电磁性质的深入研究大大推动了它的工程应用。 变换光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具有直观解释的人工电磁材料设计方法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隐身斗篷(invisibility cloak)的提出,引发了来自物理、数学、材料、电磁等各学科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一步工程应用的实现也成迅速发展之势。本论文对电磁隐身斗篷的变换光学设计及基于SRR实现超小型化微波滤波器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三方面的创新工作: 1. 基于变换光学的原理,推导一般形式的本构参数变换公式;对隐身斗篷(cloak)的几何变换方法进行研究,推导了二维情况下椭圆形cloak的介质参数表达式,并通过有限元仿真绘制总场分布。 推广目前变换光学中常用的变换公式,得到任意形状cloak介质参数分布的一般表达式,给出几组仿真结果及对结果的分析。 以超椭圆方程近似的矩形cloak为例,通过近-远场外推计算散射宽度的方法研究了介质损耗对隐身效果的影响。 2. 针对二维圆柱的cloak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通过算子方法推导二维圆柱在径向变换下的介质参数分布;应用位函数方法在柱坐标系下分析变换光学结构,推导了二维圆柱cloak在平面波垂直入射时散射场的解析解;分别选择线性、非线性变换在理想和非理想隐身时的解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了解析方法的正确,验证了变换光学的几何解释。 3. 研究了平面电路中多种双层SRR结构的谐振特性,提出一种单层“耳”型SRR单元的改进结构。在一种适用性较好的耦合系数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双层SRR结构和改进的单层“耳”型SRR单元设计了超小型化的微波带通滤波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带通特性。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7-19
页码7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159.226.65.12/handle/80137/8841]  
专题电子学研究所_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_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姚侃. 电磁隐身斗篷的变换光学设计及一种基于SRR的超小型化微波滤波器设计[D]. 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