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河流底泥中多氯萘的分析方法及环境污染特征研究
作者刘芷彤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3-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郑明辉
关键词PCNs PCDD/Fs dl-PCBs GC-MS/MS 珠江 长江 底泥 污染水平 PCNs PCDD/Fs PCBs GC-MS/MS Pearl River Yangtze River sediment
其他题名Analysis and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of Polychlorinated Naphthalenes in River Sediment
学位专业环境工程
中文摘要    多氯萘(PCN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和二恶英类(PCDD/Fs)相似的结构和毒性,可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放大而最终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危害。由于其对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近年来有关环境中 PCNs的污染来源、环境水平及其环境行为的相关研究已成为环境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环境中 PCNs的主要来源包括历史上作为工业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和泄露,废弃物焚烧、金属冶炼等工业热过程中的产生和排放以及化工产品中的 PCNs杂质等。环境介质中 PCNs含量很低,一般在痕量级水平(pg/g或pg/L)。本文开发了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三重四极质谱联用法(GC-MS/MS)测定PCNs的方法,同时利用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GC-HRMS)的分析方法对我国珠江和长江流域的底泥中 PCNs的含量进行测定,对其污染现状及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PCNs同类物为内标,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三重四极串联质谱技术测定环境样品中 20种高关注的  PCNs同类物的方法。结果表明,PCNs同类物的校正曲线在0.5﹣200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 > 0.99),检出限(LOD)为 0.04﹣0.48g/L,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 15%,采用基质加标法评价该方法对实际环境样品 PCNs测定的回收率为45.2﹣87.9%。为验证方法的适用性,以河流沉积物和再生铝冶炼排放的烟道气样品为对象,利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 20种  PCNs同类物,并将结果与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偏差为 0.5﹣41.4%。表明:所建立的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三重四极串联质谱方法可用于实际环境样品中 PCNs的定性定量分析。
2.对2002年采集的珠江流域底泥样品中PCNs、2,3,7,8-PCDD/Fs和类二恶英多氯联苯(dl-PCBs)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其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及可能的污染来源。珠江流域底泥样品中 PCNs、2,3,7,8-PCDD/Fs和dl-PCBs的含量分别为 27.36﹣537.75 pg g-1 dw-1(干重)(0.009﹣0.788 pg TEQ g-1 dw-1)、160.50﹣5953.6 pg g-1  dw-1(0.461﹣3.79 pg TEQ g-1 dw-1)和  30.07﹣1310.54 pg g-1dw-1(0.016﹣3.480pg TEQ g-1 dw-1)。对 2002年采集的底泥样品中PCNs浓度较高的区域,2009年又开展了研究调查,以调查   PCNs污染的时间趋势。2009年采集的珠江底泥样品中  PCNs、2,3,7,8-PCDD/Fs和  dl-PCBs的含量分别为 21.48﹣1026.40  pg g-1  dw-1(0.002﹣0.156   pg  TEQ  g-1 dw-1)、380.5﹣9364.8 pg g-1 dw-1(0.28﹣136.28  pg TEQ g-1 dw-1)和  2.6﹣1115.7 pg g-1 dw-1(0.0001﹣0.604 pg TEQ g-1 dw-1),污染物的含量比 2002年采集的样品中稍高。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中的河流底泥中污染物的浓度相比,珠江流域底泥中的 PCNs含量处于较低水平。
3.对长江流域底泥样品中    PCNs、2,3,7,8-PCDD/Fs和  dl-PCBs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其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及可能的污染来源。在 16个沉积物样品中,PCNs、2,3,7,8-PCDD/Fs和  dl-PCBs的含量分别为  9.29﹣456.96  pgg-1dw-1(0.008﹣0.243 pg TEQ g-1 dw-1)、6.03﹣490.01 pg g-1 dw-1(0.009﹣0.788  pg TEQ g-1dw-1)和   3.57﹣1809.73 pg g-1 dw-1(0.109﹣0.609  pg TEQ g-1 dw-1)。大部分样品中四氯代多氯萘(TeCNs)是主要的贡献同类物,但是其中两个样品中七和八氯代萘(HpCNs和   OCN)是主要贡献同类物。这两个样品点分布在工业发达的城市的周边,推测工业排放可能是其主要的污染来源。
公开日期2014-09-0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7656]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芷彤. 河流底泥中多氯萘的分析方法及环境污染特征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