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改性土壤技术对底泥中铜绿微囊藻归趋及底栖动物的影响
作者尚媛媛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2-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潘纲
关键词富营养化 蓝藻水华 改性当地土壤技术 温度 迁移转化 Eutrophication harmful algal blooms modified local soil technology temperature fate
其他题名Effects of the fate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in the sediment and zoobenthos by modified local soil technology
学位专业环境工程
中文摘要      本研究在室内模拟体系和太湖十八湾围隔内实验区中开展,室内实验通过设置8 ℃、25 ℃和35 ℃三种温度体系模拟温带湖泊的冬春季、初夏及盛夏环境,研究改性当地湖泊综合修复技术实施后铜绿微囊藻在模拟底泥环境中的生命力变化及菹草对底泥中藻源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通过工程实施后围隔内实验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研究该技术对水体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为现场工程技术有效控制蓝藻水华并实现浅水湖泊由藻型湖泊向草型湖泊的转变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改性当地土壤湖泊综合修复技术体系(MLS-IER)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 对照体系中铜绿微囊藻在三种温度条件下的生命力研究结果显示,铜绿微囊藻的光合呼吸作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高水温容易加快水体中藻细胞的世代交替,促进蓝藻水华的暴发。MLS处理体系中铜绿微囊藻在三种温度条件下的生命力研究结果显示,在8 ℃低温情况下铜绿微囊藻对覆土所造成的黑暗厌氧环境的耐受性较强,培养60天后仍有大量藻细胞能维持其正常的细胞活力,但在模拟的初夏及盛夏底泥环境中,大量被絮凝覆盖的藻细胞新陈代谢能力受到胁迫,趋于衰亡破裂,高温和覆盖处理会加速底泥中藻细胞的衰亡。
2. 改性当地土壤技术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胁迫作用解除后,8 ℃和25 ℃体系中的铜绿微囊藻会产生超补偿生长现象,在MLS絮凝除藻后需要及时应用沙/土覆盖技术,降低絮凝沉降的藻絮体再悬浮到水体中继续生长繁殖的可能性。
3. 在室内模拟实验中,菹草可通过其自身的生长将底泥中的藻源氮素营养吸收同化为自身的结构组成物质,且此吸收速率在模拟的初夏环境中是冬春季的5倍。在为期45天的培养实验结束时,8 ℃-有草体系中有2.32%的藻源氮素被菹草吸收同化,而25 ℃-有草体系中有24.8%的藻源氮素被菹草吸收同化。
4. 实验结果显示较高的温度会促进底泥中被覆盖藻的衰亡分解和沉水植物的生长等过程,从而促进底泥中藻源氮素的迁移转化。相比无草体系,有草体系中沉积物-水界面较高的溶解氧(DO)值、底泥中较低的δ15N值和上覆水间隙水中不同氮形态含量的变化显示菹草可促进底泥中有机氮的矿化过程和硝化/反硝化过程,从而使底泥中藻源氮素更快参与到以沉水植物为主要循环中介的氮循环过程中。
5. 太湖十八湾工程结果显示,相比对照区,实验区内软体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增长了124%和33.8%,底栖动物Margalef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增长了41.1%和18.5%。环境因子和底栖动物群落的典范对应分析发现叶绿素a、温度、溶解氧和总磷对底栖动物群落有显著性影响。本研究表明通过改性当地土壤技术降低水体营养盐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将底质转变为粒径范围较广的粗砂底质,增加底泥表层溶解氧含量,促进大型沉水植物的恢复,从而在底质中形成更加多样的小生境,改善霍甫水丝蚓在底栖动物群落中的绝对优势情况,增大其他物种的生存机会,提高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
公开日期2014-05-07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7196]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纳米材料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尚媛媛. 改性土壤技术对底泥中铜绿微囊藻归趋及底栖动物的影响[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