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散滑坡堆积体降雨入渗过程的实验研究
郭朝旭
2013
会议名称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
会议日期2013-4-27
会议地点云南昆明
关键词松散堆积体 降雨入渗 坡面径流 实验研究 坡体破坏
其他题名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rainfall infiltration process in landside deposit slope
通讯作者郭朝旭
中文摘要2008 年汶川地震后, 地震灾区形成的许多滑坡堆积体. 在强降雨作用下形成泥石流。滑坡堆积体宽级配和高松散度的物理特性使其在降雨进程中堆积体内部的物理力学过程变得非常复杂, 对该过程的研究对认知松散堆积体的在降雨条件下的物理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人工降雨实验模拟文家沟滑坡堆积体的降雨入渗和坡面径流进程, 降雨强度为140mm/h, 创新性的设计出能够分开收集坡体渗流和表面径流的实验水槽, 并在土体不同部位埋设了11 组孔隙水压和含水量传感器监测堆积体内部的水力学特征量。实验结果表明, 滑坡堆积体的降雨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降雨入渗、渗透产流(同时产生径流)、渗流快速增长(径流缓慢增长) 和最终稳定阶段, 表面径流和坡体渗流量最后在140min 后稳定, 并且坡体渗流远大于坡面径流; 孔隙水压力和含水量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初始稳定、快速增长和再次稳定阶段, 且孔隙水压力滞后于含水量的变化; 随着降雨的继续, 滑坡堆积体的强度降低, 坡面径流下会产生局部微小的浅层破坏。
会议主办者中国地理学会
会议录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
分类号P642.22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926]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郭朝旭. 松散滑坡堆积体降雨入渗过程的实验研究[C]. 见: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 云南昆明. 2013-4-2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