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培源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疗效及对胃黏膜三叶因子2、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裴蓓2; 刘云2; 宋标2; 梅语2; 郑艳敏1; 李学军2
刊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3
卷号30
关键词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Piwei Peiyuan Decoction clinical treatment mechanism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培源方 临床治疗 作用机制
ISSN号1005-5304
英文摘要目的观察脾胃培源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胃黏膜三叶因子2(TFF2)、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7例。治疗组予脾胃培源方颗粒,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予叶酸片,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胃镜及病理评分,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水平及胃黏膜TFF2、NF-κB水平。监测2组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5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1%(55/62),对照组为72.58%(45/6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下降(P< 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除大便不爽评分外)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项胃镜评分、病理评分均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胃镜黏膜色泽评分、黏膜质地评分及各项病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PGⅠ、PGⅡ、 G-17水平上升,胃黏膜TFF2、NF-κB表达水平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上述实验室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脾胃培源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病理程度,促进胃黏膜修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hfcas.ac.cn:8080/handle/334002/133070]  
专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2.安徽中医药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裴蓓,刘云,宋标,等. 脾胃培源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疗效及对胃黏膜三叶因子2、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3,30.
APA 裴蓓,刘云,宋标,梅语,郑艳敏,&李学军.(2023).脾胃培源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疗效及对胃黏膜三叶因子2、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30.
MLA 裴蓓,et al."脾胃培源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疗效及对胃黏膜三叶因子2、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30(202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