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沙海槽重力流沉积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
陈俊锦1,2,4; 刘时桥3; 汪斯毓3; 张欢3; 秦永鹏2; 陈万利1,2; 吴时国1,2,4
刊名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2-01
卷号61期号:1页码:39-54
关键词重力流沉积 发育特征 成因机制 碳酸盐台地 中沙海槽
通讯作者吴时国
英文摘要

深海重力流沉积是沉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大陆架、大陆坡或岛坡向深海盆地搬运的重要沉积过程,在“源-汇”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且与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具有密切关系。根据新采集的二维多道地震数据,对中沙海槽开展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分析了中沙海槽重力流的地震相和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区域构造和沉积背景,讨论了中沙海槽重力流沉积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中沙海槽内沉积地层可以划分出Sq1(古近系)、Sq2(下中新统)、Sq3(中中新统)、Sq4(上中新统)、Sq5(上新统)和Sq6(第四系)等6个地震层序。中沙海槽重力流沉积的发育时期具有差异性:中沙海槽南部的重力流沉积主要发育于晚中新世至今,在晚中新世和上新世发育范围较广,且于上新统和第四系识别出了多期块体搬运沉积体系(MTD1-8);而中沙海槽北部的重力流沉积主要发育于早中新世和中中新世,晚中新世至今由于中沙台地北部的台地后退使其主要发育等深流沉积。中沙海槽重力流沉积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物来源、相对海平面变化、碳酸盐生产力和岩浆活动等因素的共同控制。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碳酸盐台地周缘重力流沉积规律的认识,为中沙海槽油气勘探和地质灾害评估提供参考。

资助项目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U1701245]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7167389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版本出版稿
源URL[http://ir.idsse.ac.cn/handle/183446/8944]  
专题深海科学研究部_深海地球物理与资源研究室
通讯作者吴时国
作者单位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2.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南省海底资源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3.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
4.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俊锦,刘时桥,汪斯毓,等. 中沙海槽重力流沉积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2022,61(1):39-54.
APA 陈俊锦.,刘时桥.,汪斯毓.,张欢.,秦永鹏.,...&吴时国.(2022).中沙海槽重力流沉积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61(1),39-54.
MLA 陈俊锦,et al."中沙海槽重力流沉积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61.1(2022):39-5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