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_2跨临界冷热联供循环性能分析
郭东奇; 刘冲; 吕一帆; 潘利生
刊名热能动力工程
2022-10-20
卷号37期号:10页码:35-40+59
关键词CO_2跨临界循环 冷热联供 COP
英文摘要以CO_2跨临界循环冷热联供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传热窄点温差约束下系统供热温度、供冷温度、制热系数(COP_h)和制冷系数(COP_c)随压缩机排气压强、气体冷却器出口工质温度和蒸发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供热温度随压缩机排气压强和气体冷却器出口工质温度的提高而升高,随蒸发温度的提高而降低;供冷温度只随蒸发温度变化;COP_h和COP_c随气体冷却器出口工质温度的提高而减小,随蒸发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当气体冷却器出口工质温度为30~40℃时,随压缩机排气压强的增大,COP减小,当气体冷却器出口工质温度为45℃时,COP先增大后减小;在考察工况下,当蒸发温度为-25℃、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为45℃时,循环系统在压缩机排气压强为14 MPa可以达到最大供热温度120.65℃、最低供冷温度-15℃,此时系统COP为2.94。
语种中文
资助机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192042)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14-K2021-27-N01)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90429]  
专题力学研究所_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2.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3.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郭东奇,刘冲,吕一帆,等. CO_2跨临界冷热联供循环性能分析[J]. 热能动力工程,2022,37(10):35-40+59.
APA 郭东奇,刘冲,吕一帆,&潘利生.(2022).CO_2跨临界冷热联供循环性能分析.热能动力工程,37(10),35-40+59.
MLA 郭东奇,et al."CO_2跨临界冷热联供循环性能分析".热能动力工程 37.10(2022):35-40+5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