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 土木工程学院
大型高位堆积体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数值模拟
丁保艳1,2; 翟向华1,2; 张卫雄1,2; 杨校辉3; 白志杰3
刊名地震工程学报
2022-07-26
卷号44期号:04页码:786-793+802
关键词堆积体滑坡 稳定性分析 破坏机制 数值模拟 传递系数法
DOI10.20000/j.1000-0844.20200809001
英文摘要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堆积体滑坡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强降雨、地震等作用密切相关,其中多数属于大型高位堆积体滑坡。为研究其发生机理与稳定性,以舟曲县江顶崖大型高位堆积体滑坡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滑坡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等出发,分析滑坡的概况与成因;其次,基于传统传递系数法划分滑坡计算模型,提出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变坡法;最后,采用Midas GTS NX软件对江顶崖滑坡自然工况下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与传统及改进算法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地形坡度、地层岩性条件以及活动断裂、历史强震作用是滑坡发生的内因,外因是连续强降雨作用使岩土体力学强度降低以及暴雨导致滑坡前缘的白龙江水位上涨、流速加快,冲刷坡脚导致前缘失稳,滑坡中后缘发生牵引式滑动;(2)运用传递系数法计算折线形滑坡稳定性时,滑面倾角变化值大于10°会导致结果出现较大误差,应用改进的“等分均匀变坡法”可以减小误差,以江顶崖滑坡为计算实例并结合数值模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3)自然工况下模拟发现,滑体的前缘主要表现为水平滑移,滑体的中后部局部主要表现为垂直下沉,而滑坡前缘则主要表现为隆起,因此,滑坡部分区域出现了较大的位移,存在局部滑动的可能性,但是其他区域位移量较小,滑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研究成果可供大型高位堆积体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参考。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159316]  
专题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单位1.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2.甘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
3.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丁保艳,翟向华,张卫雄,等. 大型高位堆积体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数值模拟[J]. 地震工程学报,2022,44(04):786-793+802.
APA 丁保艳,翟向华,张卫雄,杨校辉,&白志杰.(2022).大型高位堆积体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数值模拟.地震工程学报,44(04),786-793+802.
MLA 丁保艳,et al."大型高位堆积体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数值模拟".地震工程学报 44.04(2022):786-793+80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