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成分与冷却速率对高硅不锈钢凝固模式的影响
胡勇1,2; 张会莹1; 林鸿泽1,2; 欧阳明辉3; 褚成1; 王力华1,2
刊名钢铁
2022-02-22
页码1-13
关键词高硅奥氏体不锈钢 铸态显微组织 凝固模式 冷却速率 铬镍当量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210685
英文摘要高硅奥氏体不锈钢因其较高的Si元素含量所表现出的优异耐蚀性能而成为制酸行业普遍应用的一种特殊钢种。然而,高含量硅元素的加入会引发铸造缺陷和成分偏析加剧以及钢中析出相增多,热加工过程中易产生热裂纹等问题。高硅奥氏体不锈钢凝固过程中δ铁素体的含量、形态和分布与合金化学成分和热加工历史紧密相关,其室温组织取决于析出相的析出顺序和随后的固态相变,因此,奥氏体不锈钢的凝固模式势必会影响合金的热塑性。为此通过调整高硅奥氏体不锈钢中Si元素与Cr元素的含量,采用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电子探针(EPMA)、JMatPro软件计算等方法,探究了合金成分变化与冷却速率对高硅奥氏体不锈钢凝固模式的影响,并对经典铬镍当量算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Schneider铬镍当量算法相较于Rajasekhar铬镍当量算法对大多数合金的凝固模式预测较为准确;随着合金中Si元素与Cr元素含量的提高,合金凝固模式由AF模式转变为FA模式,合金凝固过程中经历更多的“δ→γ”固态相变,其中质量分数为6.0%Si成分合金对应的δ铁素体增幅减缓;随着质量分数为5.0%Si铸锭冷却速率的提高,合金凝固模式由AF模式转变为A模式;Hanmar&Svensson凝固路线判据可以准确预测高硅奥氏体不锈钢的初始析出相。该研究为合理制定高硅奥氏体不锈钢的合金成分与成形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155763]  
专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单位1.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
3.浙江省宣达耐腐蚀特种金属材料研究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胡勇,张会莹,林鸿泽,等. 成分与冷却速率对高硅不锈钢凝固模式的影响[J]. 钢铁,2022:1-13.
APA 胡勇,张会莹,林鸿泽,欧阳明辉,褚成,&王力华.(2022).成分与冷却速率对高硅不锈钢凝固模式的影响.钢铁,1-13.
MLA 胡勇,et al."成分与冷却速率对高硅不锈钢凝固模式的影响".钢铁 (2022):1-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