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Ce改性Y型分子筛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王通
答辩日期2019
导师尹建军
关键词Y型分子筛 稀土Ce改性 离子交换 工艺优化 Rietveld结构精修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稀土Ce改性Na Y分子筛样品,通过对第一次交换,第一次焙烧,第二次交换以及第二次焙烧工艺参数较为系统的研究,用“两交一焙”工艺制得了基本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CeY分子筛样品。对样品进行XRD表征结合Rietveld结构精修,得到了不同阶段Ce在NaY分子筛中的定位,最终得到了C e在Na Y分子筛中的迁移规律。以Ce(NO3)3·6 H 2 O作为稀土源,经过优化以后的C e Y分子筛制备工艺为:在一定量的Na Y分子筛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硝酸铈溶液,其中Ce2O3的含量为总固相含量的12wt%,交换溶液中Ce物种的浓度(以Ce2O3计)为11g/L,用0.5mol/L和0.1mol/L的硝酸溶液调节交换溶液的p H值为4.00,调节交换温度为90℃,交换时间为2 h。经抽滤、40℃的蒸馏水洗涤后,在105℃下烘干2h,制得“一交”Ce Y分子筛样品。把“一交”工艺制备的Ce Y分子筛样品在550℃下焙烧3h,制得“一交一焙”Ce Y分子筛样品。第二次交换工艺与第一次交换工艺相比,除了加入量变化为总固相含量的12.28wt%以外,其余工艺参数均不变化,以此制得“两交一焙”C eY分子筛样品。把“两交一焙”C eY分子筛样品在5 5 0℃下焙烧3 h,制得“两交两焙”CeY分子筛样品。通过测定样品中稀土的含量以及通过XRD表征结合Rietveld结构精修分析了“一交”样品和“一交一焙”样品的差异。结果表明,稀土离子与Na Y分子筛经过交换后,只能进入到分子筛的超笼,交换出超笼中的Na离子,而不能进入到方钠石笼中。经过焙烧后,超笼中的稀土离子逐渐向方钠石笼中迁移交换出Na离子进入超笼。且稀土离子的迁移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变大,到达3h后,迁移进入到方钠石笼中的稀土含量达到最高。二次交换后,稀土离子再次进入到NaY分子筛的超笼中并交换出超笼中的Na离子,进一步提高了稀土含量,降低了Na含量。“两交两焙”样品的精修结果以及ICP-AES的表征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两交一焙”工艺制做的CeY分子筛样品满足现有的工艺指标要求,可以替代传统的“两交两焙”工艺。
语种中文
页码62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5269]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通. Ce改性Y型分子筛制备工艺研究[D]. 2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