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芽孢杆菌ZG0427表面活性剂分离纯化、性质及应用研究
作者周敏
答辩日期2017
导师陈吉祥
关键词芽孢杆菌 生物表面活性剂 纯化 理化性质 石油降解 抑菌活性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微生物来源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表面活性,热稳定性、低毒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卫生、食品加工、洗涤工业、环境治理等领域。本文对芽孢杆菌(Bacillus sp.)ZG0427产生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纯化、理化性质研究。并将芽孢杆菌ZG0427和所产表面活性剂粗提物添加到不同种类的石油降解菌中,研究了其对原油降解效果影响,研究了纯化表面活性剂的抗菌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酸沉法从芽孢杆菌ZG0427发酵培养上清液提取到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物得率为2.91 g/L。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00 mg/L时,乳化指数达到58.0%。用薄层层析和带电性质测定初步确定为阴离子型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纯化的表面活性剂经36 h静置后仍具有稳定的乳化性。采用制备型硅胶板从表面活性剂粗品中分离到6个主要组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一步纯化了主要活性组分3号样,该组分能降低蒸馏水表面张力至25.4m N/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为脂肽类物质,氨基酸部分包含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天门冬氨酸等氨基酸。分别将芽孢杆菌ZG0427菌体和不同种类石油降解菌加入到含石油培养基中培养,发现当芽孢杆菌ZG0427与假单胞菌YM15混合培养7天后,石油降解率从单独培养时的32.70%提高到39.33%,提高了6.63%。当ZG0427与红平红球菌KB1混合培养时,KB1石油降解率由单独培养时的19.98%,提高到34.33%,提高了14.35%。当ZG0427与赤红球菌JC106混合培养后,在前期抑制JC106生长,第3天菌落数迅速增加长,混合培养后石油降解率达到38.93%,而单独培养时的降解率为25.87%,提高了13.06%。将20mg/L的ZG0427表面活性提取物加到假单胞菌YM15培养物后,对菌体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石油降解率增加12.53%。但对KB1表现出了明显抑制作用,石油降解率降低7.62%;加入到赤红球菌JC106后石油降解率降低20.10%,菌体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加入表面活性剂浓度与假单胞菌YM15生长和石油降解率呈正相关,高剂量表面活性剂对红平红球菌KB1和赤红球菌JC106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导致石油降解率降低。用牛津杯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芽孢杆菌ZG0427表面活性剂的抑菌活性,发现表面活性剂对赤红球菌JC106、红平红球菌KB1、纤维单孢菌YM40等部分革兰氏阳性细菌、大肠杆菌CMCC(B)44102和沙雷氏菌YM19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及溶藻弧菌VIB283、哈维弧菌SF-1和鳗弧菌VIB1等部分海洋弧菌表现出一定抑菌活性,对赤红球菌JC106发挥作用的最小稀释浓度为0.20g/L,对沙雷氏菌YM19发挥作用最小稀释浓度为0.04g/L,对溶藻弧菌VIB283和哈维弧菌SF-1作用最小稀释浓度为0.008g/L。对假单胞菌YM15和部分真菌无明显抑制作用。
语种中文
页码60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2918]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敏. 芽孢杆菌ZG0427表面活性剂分离纯化、性质及应用研究[D].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