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钢筋—沥青隔震墩在低层框架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秦剑飞
答辩日期2017
导师李亚娥
关键词隔震设计 框架结构 钢筋-沥青隔震 非线性时程分析法 隔震墩性能分析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多次遭受地震灾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建筑的隔震减震设计在实际工程中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对原有钢筋-沥青隔震技术进行适当创新,将其引入低层(3-4层)框架结构的隔震设计之中,主要通过计算推导和非线性时程分析这两种方法,对隔震层的隔震效果进行分析讨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原有钢筋-沥青隔震技术的构造特点和理论计算进行归纳,并结合框架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提出设置柱下摩擦滑移支座的办法,将钢筋-沥青隔震墩引入低层框架结构的隔震设计之中。借鉴原有钢筋-沥青隔震层的计算方法,总结出一套适用于适用于框架体系的隔震计算公式,并针对甘肃省内一已建低层框架结构(三层养老院)进行隔震计算,评价新型隔震层在遭遇多遇地震时的隔震效果。其次,为研究采用新型隔震技术的建筑物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隔震效果,利用有限元软件ETABS对上一段中所提到的养老院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并为了更为全面的论述钢筋-沥青隔震技术的优越性,引入橡胶支座隔震体系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对比两种隔震体系在遭遇地震时的隔震性能。结果显示:与橡胶支座隔震体系相比,钢筋-沥青隔震体系的隔震效果稍好,且此项技术具有造价经济、施工简便的优点,在低层框架结构的隔震设计中更为适用。最后,为研究隔震墩的隔震性能,通过隔震钢筋直径和净高度的变换,建立不同形式的钢筋-沥青隔震层,对比分析采用不同隔震形式的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工作状态,并挑选出隔震效果较为理想的几类隔震形式,为类似的建筑结构提供相关设计依据。结果显示:Ⅱ-B、Ⅲ-C这两种隔震形式的隔震效果良好,其基底剪力比不隔震结构体系降低了65%左右,且隔震层位移控制在100mm之内,可避免隔震体系发生倾覆破坏。
语种中文
页码76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2846]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秦剑飞. 钢筋—沥青隔震墩在低层框架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