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可恢复功能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作者付志君
答辩日期2017
导师韩建平
关键词可恢复功能结构 修复费用 修复时间 人员伤亡 功能恢复能力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可恢复功能结构在地震后不需要修复或稍加修复即可恢复使用功能。自复位结构是可恢复功能结构中的一种结构形式,该结构体系通过耗散地震能量能够在大震后迅速恢复,甚至在经受较大的非弹性变形循环后能够自行把结构还原到初始零残余位移的状态。这些结构体系能够减少或者消除震后结构的残余变形,促进各种设施能够立即恢复使用,降低经济损失。针对这些结构的抗震性能,国内学者进行了诸多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结构的耗能能力、残余位移、最大瞬时层间位移角等,而对地震造成建筑范围内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研究的基础上,对可恢复功能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该类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详细介绍了FEMA P-58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该性能评估方法提供了性能评估工具PACT,用以评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同时也介绍了5种构件易损性的分析方法。介绍了系统功能恢复能力的定义及其量化的基本方法,包括功能恢复能力评估过程中结构体系的功能损失、恢复过程的研究方法和恢复时间的定义。(2)基于Open Sees有限元分析平台,建立6层自复位耗能支撑(SCEDB)钢框架有限元模型,根据支撑等强度原则,建立6层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SC-BRB)钢框架有限元模型。在多遇、设计和罕遇水准地震作用下,分别对两种结构体系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将分析得到结构体系的工程需求参数输入到性能评估工具PACT中,分别计算三水准地震作用下结构体系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和造成的人员伤亡等性能指标。(3)基于PEER单体建筑损失评估理论,对6层自复位耗能支撑(SCEDB)钢框架和6层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SC-BRB)钢框架进行功能中断时间、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的评估。在各个地震动强度作用下,得到两种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的工程需求参数,基于单体建筑损失评估理论,可得到两种可恢复功能结构的震后恢复时间、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等性能指标。(4)根据功能恢复能力的定义,在研究得到结构体系的震后功能初始损失和恢复时间之后,基于不同的功能恢复函数,分别对自复位耗能支撑(SCEDB)钢框架和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SC-BRB)钢框架的震后功能恢复能力进行计算,对比分析了两种可恢复功能结构的震后功能恢复能力。
语种中文
页码66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2823]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付志君. 可恢复功能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D].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