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红花提取物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作者何蕾
答辩日期2016
导师张丙云
关键词红花 化学成分 心肌保护活性 肿瘤细胞毒活性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红花属(Carthamus L.)隶属菊科,分布于中亚地区、广见于西南亚及地中海地区。红花属包含18-20个种,我国有2种。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广泛分布于我国包括西北新疆及中原河南在内等多个地区。红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三十厘米左右,花开时为黄色,后渐变至暗红色。目前,国内外对红花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多,至今已经分离得到包括查尔酮、黄酮苷、生物碱及聚炔类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超过104种。红花也常被食用,民间有丹参红花粥,黑豆红花饮、红花酒、红花鲶鱼等佳肴。本实验采用柱层析色谱(如大孔树脂柱、硅胶柱、MCI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等)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采用光谱以及理化性质等手段鉴定了10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经波谱解析鉴定为Cath amutoside A,另外9个为已知化合物,分别为:二氢红花菜豆酸-4’-O-β-D-葡萄糖苷甲酯(2)、二氢红花菜豆酸甲酯(3)、Blumenol A(4)、2,6-dimethoxy-1-O-β-D-glucopy ranoside(5)、3,4,5-三甲氧基苯酚(6)、3,4,5-三甲氧基苯乙醇(7)、4-羟基-3,5-二甲氧基苯丙酸(8)、对羟基苯甲酸(9)、β-谷甾醇(10)。其中,化合物Blumenol A(4)、3,4,5-三甲氧基苯酚(6)、3,4,5-三甲氧基苯乙醇(7)、4-羟基-3,5-二甲氧基苯丙酸(8)为首次从红花中分离得到。红花有多种药理活性作用。本研究对红花各个洗脱组分都进行了活性追踪的心肌细胞保护活性实验。利用大鼠胚胎心肌细胞株H9c2的MTT法进行实验,结果显示,红花水提物经10%和30%大孔树脂乙醇洗脱部分有较好的活性。继续追踪发现,红花水提物经30%大孔树脂乙醇洗脱的部分,再经40%ODS反相柱洗脱的部分,继续经葡聚糖LH-20凝胶色谱洗脱后的第六个流份有最强的活性,其作用超过了阳性对照丹参提取物的心肌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也对分离得到的10个化合物进行了A549人肺癌细胞毒活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的化合物均未对A549人肺癌细胞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作用。本论文对红花的化学成分、及其心肌保护和抗肿瘤细胞毒活性进行了研究,为红花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和参考。
语种中文
页码76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1777]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何蕾. 红花提取物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D].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