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双强度折减法的研究与实现
作者杨晓宇
答辩日期2016
导师朱彦鹏
关键词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双强度折减法 折减路径 安全系数表达式 边坡临界状态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传统强度折减法(英文全称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简称SRM)采用了黏聚力、内摩擦角的折减程度是一致的折减策略,最终所得即为安全系数,其忽视了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形成机制的差异;一个临界强度参数点,难以具体的描述出边坡自身的稳定性。双强度折减法(英文全称Double Reduction Method,简称DRM)的计算中,对c、φ采用了不同折减系数,相对于传统强度折减法,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在基于折减比K实现的双强度折减法中,不同的折减起步方式,即同一个K值却产生了不同的虚拟初始点,进而导致折减路径的不同,经过计算分析,两种路径具有统一性,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只是在计算效率方面有所不同。由于DRM的折减路径不同于SRM,直接将DRM的计算结果与SRM对比,无法合理地反映出DRM自身的特性。强度的弱化是边坡失稳的本质,DRM也应体现出该本质,同时数值大小与SRM不应有巨大偏差,以此两条判断标准,可以确定出双折减法合理的适用范围。工程实际中,对于边坡的安全系数采用单一数值,而双折减法中存在两个折减系数,这为边坡的安全系数的确定带来了困难,采用两者的平均值作为安全系数,缺乏理论依据和理论证明,采用最小值时,只能考虑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中一方的影响,不符合客观实际;依据折减计算在强度参数坐标系中的路径,结合强度面积的概念,推导而得的DRM安全系数表达式,具有理论依据,意义明确。同一个边坡模型,在不同的初始强度参数下的计算结果表明,边坡失稳的临界状态分布规律是一个与初始强度参数C0、φ0无关的量,是边坡自身的固有属性,这也符合弹塑性理论中屈服准则的概念。DRM与SRM的差异本质上是临界点的位置不同造成的,具体大小关系要根据两者临界点的相对位置来判断,并无绝对确定的关系。
语种中文
页码72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1679]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晓宇. 双强度折减法的研究与实现[D].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