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从“九州攸同”到“东亚称雄”——地理学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
作者陈丹阳
答辩日期2013-05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汪前进
关键词民族主义 天下 领土 乡土观念 地理符号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其他题名From Unification of the Nine Provinces To Being the Heroes of East Asia :Geography and Nationalism in Modern China
学位专业科学史
英文摘要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大地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空间属性,对空间的感知是人类知识的最初来源,因此地理学也被称为“科学之母”。真实的地理世界只有一个,但古往今来人们却有着各种对世界的不同描述。在各种对世界的描述中,古代中国人构建的“天下观念”,建立在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基础之上。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国门大开,在西方现代地理学知识和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天下观念最终走向崩溃。近代以来,民族主义作为构成人类社会的一种思潮和运动,曾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历史和文明。民族主义领土观念是一种与王朝时代有别的对土地的认识。地理学和历史学是民族主义者最常用来形塑国族认同的两门学科。民族主义者运用地理学形塑国族认同的主要方式是“自然国族化”和“国族自然化”。天下观念崩溃后,中国在向民族国家转变的过程中,在吸收日本等其他民族国家经验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一套适合民族主义领土观念的地理学解释,用以形塑广大民众对中国这个民族国家的心理认同。但中国由一个文明体系“混入”民族国家秩序的大背景,又注定了中国知识分子运用地理学形塑国族认同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清末知识分子一方面利用乡土地理知识建构省籍认同,以地缘为核心重塑中国人的乡土观念。一方面在建构黄帝崇拜的同时建构出黄河与昆仑两个中国的代表性地理符号。昆仑符号于20世纪20年代被放弃,而清末以来一直以负面形象出现的长城则随着抗战的爆发而转化为中国的另一个地理符号。从清末学堂教育的确立开始,地理教育的民族主义规训意义便被学者所反复强调。中小学地理教育的惨淡状况与学者的高度期待之间的巨大反差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却长期存在。抗战期间是清末至今地理教育被赋予了最高地位的一段时期,地理教育成为了“抗战建国”期间教育领域的中心科目。
语种中文
页码153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ns.ac.cn/handle/311051/9307]  
专题研究生_学位论文_博士论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丹阳. 从“九州攸同”到“东亚称雄”——地理学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