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弗里茨·哈伯对德国科学的贡献——兼论“德国犹太人”与20世纪初的技术观
作者陈珂珂
答辩日期2011-05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方在庆
关键词制氮 毒气战 爱国 技术 德国犹太人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学位专业科学史
英文摘要德国犹太科学家弗里茨•哈伯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作为科学家,他的科学成就举世瞩目。主要集中在三个部分,空气制氮、毒气研发、海底炼金。本文结合马普研究所的哈伯档案、西文的专著和论文以及少量的中文材料,对此进行一个梳理,力求将其过程能够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为科学组织者,哈伯也是成功的。在20世纪初的德国,犹太人在重要的岗位上是不受欢迎的,但哈伯凭借他的雄心点燃的热情、对科学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历炼而成极富个人特色的交际手腕,无论是在卡尔斯鲁厄工学院化学系主任的位子上,还是在柏林威廉皇帝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研究所所长的位子上,都做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这是中国学者以前所不熟悉的,本文就此做出呈现。作为一位成功人士,哈伯曾是国所瞩目的风云人物,叱咤军、政、商、科四界,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得到了极高的荣誉,积聚了大笔的财富,跨越的成功使他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品味奢侈,享受特权。布雷斯劳犹太商人的儿子将这份财富与其所代表的认可视为瑰宝。本文的空气制氮和化学武器之父部分从跨越的向度来书写历史,在恩师视之为神来之笔的同时,作者要衷心地感谢瑟勒希-扬瑟教授赐予的灵感之泉。作为国家公民,哈伯找到了一条自己的效忠路线,全情投入、不言放弃。那就是技术救国,即通过技术的革新解决国家的一切难题,人民饥馑就从空气中合成氨、弹药匮乏就将合成氨转化为硝酸;国家贫困就在海水里提炼黄金;陆军薄弱就采用新式武器;敌军若也采用,那德军就将武器升级。德国春风得意时,就堂而皇之地做这些事;德国惨淡失意时,就秘而不宣地做这些事。能做到如此地锲而不舍,是因为自己认为这件事是对的。哪怕背叛世界,也要遵从内心。全文行文以“技术革新”的向度为明线,呈现一段中国学者略有了解的历史。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曾经嘲笑哈伯对于“金发兽”的痴迷,一语成譏。技术就如同一只“兽”,它可能被人类驯服,带来福祉;也可能失去控制,酿成灾难。这只失去控制的兽的危害在“一战”之际初现端倪,在“二战”之时引发了思考。本文在一个伦理学的角度对技术的双面性进行了初探。作为国家的“二等公民”,哈伯“比德国人还德国人”地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源自一种归属感的缺失,因为犹太人是没有国家的民族,寄人篱下的他们需要一种归属感。全文行文以“爱国控”的向度为暗线,但不得不遗憾地告诉读者这份爱是“不得回偿”的,犹太科学家哈伯最终成为祖国的弃儿,死不得魂归故里。本文也不得不在一个社会学的角度对“僭越者哈伯”进行了初探。
语种中文
页码18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ns.ac.cn/handle/311051/9285]  
专题研究生_学位论文_博士论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珂珂. 弗里茨·哈伯对德国科学的贡献——兼论“德国犹太人”与20世纪初的技术观[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