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荧光光谱法在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组分解析中的应用
敖静1,2; 王涛2; 常瑞英2
刊名土壤通报
2022-05-13
卷号53期号:03页码:738-746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质 组分解析 三维荧光光谱法
ISSN号0564-3945
DOI10.19336/j.cnki.trtb.2021072302
英文摘要土壤溶解性有机质是具有较高化学和微生物活性的土壤有机质组分,其周转在维持土壤肥力和调节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正确解析可溶性有机质的化学组分对深刻理解其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旨在概述常见的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组分分析方法,简要比较了常见的可溶性有机质化学组分分析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傅里叶回旋共振质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及技术优缺点,并着重对三维荧光光谱法在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组分解析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常用荧光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三维荧光光谱法具有操作简便、仪器可及性高、成本低、通量高等特点,通过荧光指数、腐殖化指数及生物源指数等表征指标追溯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来源,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解析可溶性有机质化学组分及其对土地利用方式、耕种制度、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但是,三维荧光光谱法也存在易受环境影响、解谱困难等局限性。未来研究亟需定量分析环境因素对可溶性有机质荧光特性的影响,并加强与其它分析技术和方法的联用,有助于更准确和全面地解析可溶性有机质,继而深入理解其生态环境效应。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7213604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6681]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敖静,王涛,常瑞英. 三维荧光光谱法在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组分解析中的应用[J]. 土壤通报,2022,53(03):738-746.
APA 敖静,王涛,&常瑞英.(2022).三维荧光光谱法在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组分解析中的应用.土壤通报,53(03),738-746.
MLA 敖静,et al."三维荧光光谱法在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组分解析中的应用".土壤通报 53.03(2022):738-74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