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致损森林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的土壤种子库变化
高若允1,2,3; 杨柳生1,2,3; 罗清虎3; 王雪3; 林勇明1,2,3
刊名山地学报
2022-04-15
卷号40期号:02页码:183-195
关键词洪涝灾害 土壤种子库 自然恢复 物种多样性 福建 南平
ISSN号1008-2786
DOI10.16089/j.cnki.1008-2786.000664
英文摘要受损生态系统自然恢复过程中的土壤种子库变化规律,可以用来预测植被演替的进度与方向,指导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2010年6月福建省南平市特大暴雨诱发大面积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当地林地受损严重。本文选取受损严重的米槠次生阔叶林、毛竹林、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取样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不同样地(受损样地、自然恢复样地、未受损样地)土壤种子库的萌发动态、数量特征和物种组成。结果显示:(1)土壤种子库的萌发过程包括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和稳定3个阶段。3种林型土壤种子库平均密度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存在明显的表聚现象。(2)种子库萌发物种以易于传播的菊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3种林型土壤种子库萌发物种均以多年生和一年生草本占据主要优势。(3)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杉木林优于次生阔叶林,毛竹林多样性指数最低,3种林型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杉木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未受损样地、自然恢复样地、受损样地。(4)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林型土壤种子库密度主要受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和pH的影响,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均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洪涝诱发的灾害严重破坏土壤种子库,种子库自然恢复进程较慢且效果较差,后期应通过人工引种本土优势物种、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等措施促进灾区土壤种子库恢复,加快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进程。本研究可为洪涝灾害致损森林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7228522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6686]  
专题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作者单位1.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若允,杨柳生,罗清虎,等. 洪涝灾害致损森林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的土壤种子库变化[J]. 山地学报,2022,40(02):183-195.
APA 高若允,杨柳生,罗清虎,王雪,&林勇明.(2022).洪涝灾害致损森林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的土壤种子库变化.山地学报,40(02),183-195.
MLA 高若允,et al."洪涝灾害致损森林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的土壤种子库变化".山地学报 40.02(2022):183-19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