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特殊恒星搜寻与研究
作者李蛟
答辩日期2020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韩占文
关键词共生星 恒星演化 恒星动力学 恒星统计学
其他题名Searching for Peculiar Stars
学位专业天体物理
英文摘要特殊恒星是恒星物理的“试金石”,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检验恒星演化和恒星运动学理论。本文搜寻了其中比较有意思的两类天体:共生星和超高速星。(1)共生星是一种存在物质相互作用的长周期双星系统—它们一般由白矮星和红巨星组成,并包裹在星云里;可见光光谱由晚型巨星光谱和高能量发射线组合而成;部分共生星会发生Z And-like 爆发和新星爆发。它们可以作为双星演化的天然实验室。根据共生星在红外波段J,H,Ks 和L 的色指数,可以把共生星分为S-type、D-type、D′-type 和S+IR-type 四类;其中D′-type 和少数S-type的冷伴星有效温度大于4000 K,而被称为黄共生星。理论估计银河系中共生星数目 3x105,但目前只找到了255 颗。LAMOST 光谱巡天为我们搜寻新的共生星提供了有利条件,于是我们从4,147,802 条LAMOST 光谱中新发现了四颗共生星,其中有两颗新共生星:LAMOST J122804.90–014825.7 (黄共生星)和J202629.80+423652.0(D-type 共生星)。(2)超高速星是一种可以逃出银河系的特殊恒星。搜寻和研究超高速星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银河系结构,还可以帮我们改善恒星动力学过程和恒星演化理论。Gaia DR2 数据发布后,好几个工作组从中发现了几?颗超高速星候选体。然而观测证明有些超高速星候选体的Gaia 视向速度有误。我们通过优化筛选判据,找出一些更加可靠的超高速星和高速星候选体。我们还发明了检验双星银河系逃逸概率的分析方法(BEBA)。这种方法可以检查视向速度只观测过两次的超高速星。通过比对候选体的视向速度和切向速度,我们发现筛选判据可能存在选择效应,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总之,我们搜寻出了3颗超高速星候选体和21 颗高速星候选体;其中有3 颗超高速星候选体和9 颗高速星候选体是新找到的。另外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观测才能确定他们是不是超高速星和高速星。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天文学 ; 恒星与银河系 ; 恒星形成与演化
页码0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ynao.ac.cn/handle/114a53/25425]  
专题云南天文台_大样本恒星演化研究组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蛟. 特殊恒星搜寻与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