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高效固态发光碳纳米点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
作者刘恩山
答辩日期2019-06-01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导师张友林
关键词碳纳米点 固态发光 发光二极管 可见光通信
英文摘要发光碳纳米点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碳基纳米发光材料。作为碳材料家族中的新型材料,碳纳米点于2004年首次被科学家发现。虽然碳点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但是在聚集状态下,碳点通常会发生聚集诱导的荧光淬灭。这意味着在溶液或分散状态下,碳点可以有很强的荧光发射,但在固体或聚集状态下会发生强烈的荧光淬灭,这个问题极大限制了碳点在固态发光器件中的实际应用。本文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克服聚集诱导淬灭效应的固态发光碳点。在450纳米激发光下,该固态发光碳点可以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荧光量子产率为26%,而且荧光寿命极短,仅为4 ns。利用该固态发光碳点作为光转换层,我们成功构建了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并实现了调制带宽高达55 MHz、数据传输速率为181 Mbps的可见光通信系统。针对大多数碳纳米点在固态下发生聚集诱导的荧光淬灭问题,本论文成功研究出一种新型固态发光碳纳米点的制备方法并将这种固态发光碳纳米点应用于照明和可见光通信,具体工作以下:1.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克服聚集诱导淬灭效应的固态发光碳点;2.使用仪器设备对制备的碳点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3.根据碳点的结构和性质,我们尝试对碳点的固态发光机理进行解释;4.利用该碳点荧光粉作为光转换层,成功构建了发光性能优良的白光二极管;5.利用该碳点荧光粉作为光转换层,成功实现了一种调制带宽高达55 MHz、数据传输速率为181 Mbps的可见光通信系统。
语种中文
页码56
DOI标识CA07408C348285504B0E3CFAC5D44C1E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iomp.ac.cn/handle/181722/63919]  
专题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_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知识产出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恩山. 高效固态发光碳纳米点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D].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