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肥沃耕层构建效应
韩晓增 ; 邹文秀 ; 王凤仙 ; 王凤菊
刊名应用生态学报
2009
卷号20期号:12页码:2996-3002
关键词黑土 肥沃耕层 构建效应
合作状况其它
中文摘要东北黑土区粘重的耕地土壤,经多年不合理耕作后产生了较厚的“犁底层”,成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本研究利用田间试验,分析了构建肥沃耕层对作物产量、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含水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沃耕层构建后,土壤形成了一个深厚的耕层,作物产量增加.与常规耕作法相比,向0~35 cm土层施用秸秆和有机肥使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9·88%和6·20%,总孔隙度分别增加了9·58%和6·02%,饱和导水率分别增加了167·99%和73·78%,表明肥沃耕层的构建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提高大气降水的入渗能力;向“犁底层”施用秸秆和有机肥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耕作法,该处理玉米出苗率与0~35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肥沃耕层的构建由于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碳源和透气性,从而增加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3774878
公开日期2010-11-08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59.226.123.10/handle/322005/357]  
专题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_土壤物质循环学科组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韩晓增,邹文秀,王凤仙,等. 黑土肥沃耕层构建效应[J].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2):2996-3002.
APA 韩晓增,邹文秀,王凤仙,&王凤菊.(2009).黑土肥沃耕层构建效应.应用生态学报,20(12),2996-3002.
MLA 韩晓增,et al."黑土肥沃耕层构建效应".应用生态学报 20.12(2009):2996-300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