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地表的冷却作用及变化规律
王欢欢2; 赵杰2; 岳超1,2; 于强1,2
刊名水土保持学报
2021
卷号35期号:3页码:214-220
关键词黄土高原 造林 地表温度 蒸散发 反照率
英文摘要

基于黄土高原的土地覆盖类型数据,并结合 MODIS地表温度、反照率和蒸散发数据产品以及降
水数据,分析了该区域2002 — 2015年间造林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蒸散发和反射率的驱动作
用。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黄土高原造林区域地表温度的变化主要由白天地表温度变化主导而表现为降温
(( -0.
78±1. 25 ) ℃ ),且主要是蒸散发增加(( 0. 84±1. 35 ) mm / d )所驱动。造林引起的地表温度变化与降
水梯度密切相关,在半干旱区(年均降水量 <400mm )造林会引起微弱的增温(( 0. 03±0. 22 ) ℃ )。此外,该
区域由造林引起的地表温度变化呈现季节性规律,即春季及夏季的降温程度较大,而冬季降温作用微弱。
春季白天地表降温最强,其次是夏季,秋冬季节降温较弱;而对于夜间温度,冬季增温强烈,其次为春季,秋
季及夏季。地表温度变化与地表反照率和蒸散发变化之间相关性显示,蒸散发冷却效应抵消了反照率引
起的暖化效应,主导白天地表温度变化。而夜间暖化现象在一定程度反映白天热储量释放。黄土高原植
被恢复对地表具有冷却效应,在区域尺度上减缓了气候变暖的趋势。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10455]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欢欢,赵杰,岳超,等.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地表的冷却作用及变化规律[J]. 水土保持学报,2021,35(3):214-220.
APA 王欢欢,赵杰,岳超,&于强.(2021).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地表的冷却作用及变化规律.水土保持学报,35(3),214-220.
MLA 王欢欢,et al."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地表的冷却作用及变化规律".水土保持学报 35.3(2021):214-2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