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刺槐与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 特征
章广琦3; 张萍3; 陈云明1,2; 彭守璋1,2; 曹扬1,2
刊名生态学报
2018
卷号38期号:4页码:1328-1336
关键词化学计量特征 刺槐 油松 人工林 差异性
英文摘要

为阐明不同人工林生态系统间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陕北黄土丘陵区
落叶阔叶树种刺槐和常绿针叶树种油松人工林乔木、灌草、枯落物和土壤(土层深度 0—100cm)C、N、P 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
明:1)刺槐乔木各器官(叶、枝、干、皮、根)C 含量显著低于油松,但 N 和 P 含量显著高于油松。因此,油松的 C ∶N 和 C ∶P 显著
大于刺槐,而 N ∶P 小于刺槐。2)刺槐林下枯落物 N 和 P 含量显著高于油松,但 C 含量显著小于油松。此外,油松林下枯落物
C ∶N(70.21)大于刺槐林下枯落物 C ∶N(19.71),说明油松林下枯落物分解较慢,有利于养分的存储。3)刺槐和油松人工林土壤
C、N 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P 含量则基本保持不变。刺槐人工林土壤中 C 含量低于油松,N、P 含量在两者之间无显著
差异。4)刺槐人工林内乔灌草叶、枯落物与土壤 C、N、P 及其计量比的相关性多集中在 10—20、20—30cm 土层,而油松林中各
组分与土壤营养元素的相关性相对较小,其中 20—30cm 土层中无显著相关性,说明相比刺槐人工林而言,油松人工林内土壤层
N、P 供应量对植物叶片 N、P 含量影响不显著。本研究为深入了解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养分耦合循环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
为黄土丘陵区的植被恢复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10282]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章广琦,张萍,陈云明,等. 黄土丘陵区刺槐与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 特征[J]. 生态学报,2018,38(4):1328-1336.
APA 章广琦,张萍,陈云明,彭守璋,&曹扬.(2018).黄土丘陵区刺槐与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 特征.生态学报,38(4),1328-1336.
MLA 章广琦,et al."黄土丘陵区刺槐与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 特征".生态学报 38.4(2018):1328-133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