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心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自我面孔诱发大小知觉错觉
张颖; 王莉; 蒋毅
2021-10-31
会议名称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会议日期2021-10-31
会议地点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
关键词自我面孔 自我优势 大小错觉 自我意识 大小高估
DOI10.26914/c.cnkihy.2021.041882
页码2
英文摘要

过去的大量研究表明自我面孔享有识别、注意、记忆等方面的加工优势。我们最近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自我面孔的这种加工优势能够影响基本的知觉过程从而诱发大小错觉。实验1采用大小辨别范式,发现与相同大小的他人面孔相比,自我面孔会被知觉得更大。为排除熟悉性因素的影响,实验2将他人面孔替换为被试高度熟悉的名人面孔,发现与相同大小的名人面孔相比,自我面孔同样会被知觉得更大,说明自我面孔诱发的大小错觉特异于自我面孔加工。为进一步排除面孔物理特征、熟悉性等因素对研究结果的混淆,实验3将大小辨别范式与联结匹配范式相结合,把两张不同的卡通面孔随机分配至自我面孔条件和他人面孔条件,两张卡通面孔便被赋予了自我面孔和他人面孔的具象意义,进而探究具有相同熟悉性的卡通面孔在联结匹配前后大小知觉的变化。实验结果发现,自我联结面孔比相同大小的他人联结面孔看起来更大,说明自我面孔诱发的大小高估错觉可以延伸至自我联结面孔。实验4将艾宾浩斯错觉范式的变式作为测量工具,考察自我面孔知觉优势加工是否可以调节情境中其他物体的大小知觉,结果表明当联结面孔作为情境刺激时,自我面孔优势加工还会进一步调节对其他物体的大小知觉,使得物体的大小被低估,产生类艾宾浩斯错觉。综上,该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自我面孔加工优势——自我面孔大小高估错觉,而且,这一错觉效应可以延伸至自我联结面孔,进而调节其他物体的大小知觉。当前的研究结果从大小知觉层面为自我面孔加工特异性提供了新的证据,并强调了自我意识在大小知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产权排序1
会议录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41421]  
专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颖,王莉,蒋毅. 自我面孔诱发大小知觉错觉[C]. 见: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 2021-10-3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