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锯齿象(Serridentinus gobiensis Osborn&Granger,1932)和同心中新乳齿象(Miomastodon tongxinensis Chen,1978)再研究:关于粗壮型轭齿象(Zygolophodon)的讨论
王世骐4; 张晓晓4; 李春晓4
刊名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0
卷号58.0期号:002页码:134-158
关键词华北 中中新世 长鼻类,嵌齿象科,玛姆象科
ISSN号1000-3118
其他题名Reappraisal of Serridentinus gobiensis Osborn&Granger and Miomastodon tongxinensis Chen:the validity of Miomastodon
英文摘要中国北方中中新世的乳齿象类戈壁锯齿象(Serridentinus gobiensis Osborn&Granger,1932)和同心中新乳齿象(Miomastodon tongxinensis Chen,1978)后来被改为戈壁轭齿象(Zygolophodon gobiensis)。然而,由于它们的臼齿形态介于典型的丘型齿(嵌齿象类)和轭型齿(玛姆象类)之间,它们的系统演化位置一直存在争议。将戈壁锯齿象和同心中新乳齿象的颊齿和下颌与欧亚大陆及北美的类群进行了广泛比较,比较对象包括欧亚的苏黎士轭齿象(Z.turicensis)、亚似貘嵌齿象(Gomphotherium subtapiroideum)、塔氏嵌齿象(G.tassyi),及北美的麦氏中新乳齿象(Mio.merriami)和进步嵌齿象(G.productum)。结果表明,戈壁锯齿象和同心中新乳齿象与北美的麦氏中新乳齿象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包括臼齿比苏黎士轭齿象略显丘型化(例如,釉质层较厚,主齿柱新月嵴较粗,齿谷侧视釉质柱高度达到齿谷一半,以及副齿柱横向较窄以致于整体轮廓较窄),并且下门齿截面的背腹径大于内外径,使得下门齿截面呈竖立的椭圆形。而在苏黎士轭齿象和进步嵌齿象中,下门齿截面的背腹径小于内外径,使得下门齿截面呈平躺的椭圆形。因此,有必要恢复中新乳齿象属(Miomastodon Osborn,1922),它包括那些曾被归为轭齿象属,但牙齿相对丘型化的那一类(即所谓“粗壮型苏黎士轭齿象类群”),并且下门齿截面呈竖立的椭圆形可以作为中新乳齿象属各种的共衍征。此外,亚似貘嵌齿象和塔氏嵌齿象的臼齿也呈现介于丘型齿和轭型齿的形态,但两者的下颌比中新乳齿象更伸长,下门齿截面呈梨形。中新乳齿象以及亚似貘嵌齿象和塔氏嵌齿象的存在模糊了嵌齿象科和玛姆象科的界线,表明嵌齿象科和玛姆象科的演化历史是深度相关的,并非截然分开。这一点已在胶原蛋白序列分析南方乳齿象(Notiomastodon)、玛姆象(Mammut)和现生象的工作中所揭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753312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39052]  
专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
3.天津自然博物馆
4.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世骐,张晓晓,李春晓. 戈壁锯齿象(Serridentinus gobiensis Osborn&Granger,1932)和同心中新乳齿象(Miomastodon tongxinensis Chen,1978)再研究:关于粗壮型轭齿象(Zygolophodon)的讨论[J]. 古脊椎动物学报,2020,58.0(002):134-158.
APA 王世骐,张晓晓,&李春晓.(2020).戈壁锯齿象(Serridentinus gobiensis Osborn&Granger,1932)和同心中新乳齿象(Miomastodon tongxinensis Chen,1978)再研究:关于粗壮型轭齿象(Zygolophodon)的讨论.古脊椎动物学报,58.0(002),134-158.
MLA 王世骐,et al."戈壁锯齿象(Serridentinus gobiensis Osborn&Granger,1932)和同心中新乳齿象(Miomastodon tongxinensis Chen,1978)再研究:关于粗壮型轭齿象(Zygolophodon)的讨论".古脊椎动物学报 58.0.002(2020):134-15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