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水文连通性变化及其与径流泥沙量的响应关系
作者宁怡楠
答辩日期2021-05-2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河龙区间 退耕还林草 水文连通性指数 达西-韦斯巴赫阻力系数 径流量输沙量
学位名称农学硕士
英文摘要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影响下流域水文连通过程的变化研究对于揭示植被变化对土壤侵蚀过程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往水文连通性的定量表征未能从功能连通的角度揭示产汇流和产输沙过程中水文连通的阻力机制。因此,本文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四条典型小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通过耦合达西-韦斯巴赫阻力(f)构建了新的水文连通性指数(ICf),评估了水文连通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ICICf对流域径流和泥沙传输过程的表征能力,对于揭示土壤侵蚀机理和水文过程模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结论如下:

1汾川河和仕望川流域以林地为主,1980-2015年有60%的耕地退耕为林地,清涧河和秃尾河流域以草地为主有超过40%的耕地退耕为草地;汾川河、仕望川、清涧河和秃尾河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在1980-2015年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汾川河和仕望川流域径流量分别减少了63.7%55.2%,输沙量分别减少了38.2%41.9%;清涧河和秃尾河流域径流量分别减少了42.1%38.0%,输沙量分别减少了57.4%84.0%

21980-2015年汾川河、仕望川、清涧河和秃尾河流域ICICf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以C为权重因子表征发生侵蚀和输移可能性的水文连通性指数IC年在汾川河、仕望川、清涧河和秃尾河流域分别减小了71.63%74.35%81.46%87.17%,以f权重因子精确表征输移可能性的水文连通性指数ICf分别减小了44.17%41.32%51.46%47.38%

3)水文连通性指数IC和耦合达西-韦斯巴赫阻力(f的水文连通性指数ICf与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ICf对水文连通过程的表征优于IC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635]  
专题水保所2018届毕业生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宁怡楠.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水文连通性变化及其与径流泥沙量的响应关系[D].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