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土壤团聚体中不同活性有机碳 从南到北的变化特征
梁彩群1; 刘国彬1,2; 王国梁1,2; 孟敏1; 魏芙蓉1
刊名环境科学学报
2020
卷号40期号:3页码:1095-1102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 活性有机碳 人工刺槐林 黄土高原
英文摘要

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的不同活性有机碳对人工林土壤质量改善及碳库动态平衡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黄土高原地区,从南向北沿着降雨
和温度降低梯度选择淳化、安塞、绥德和神木共 4 个地区,比较研究了人工刺槐林土壤团聚体不同的活性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通过
湿筛法将土壤团聚体分级为粉黏粒(<0.053 mm)、微团聚体(0.25~0.053 mm)和大团聚体(>0.25 mm),用 Leffory 法测定 3 种粒径土壤团聚体
低、中、高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①4 个样区大团聚体(>0.25 mm)含量由南至北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微团聚体(0.25~0.053 mm)含量逐
渐增加,粉黏粒(<0.053 mm)含量则先增后减.②4 个样区中土壤团聚体 3 种活性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为低活性>中活性>高活性,其中,粉黏粒
(<0.053 mm)低活性有机碳含量为 1.02~1.52 g·kg
-1
,中活性有机碳含量为 0.53~0.91 g·kg
-1
,高活性有机碳含量为 0.28~0.43 g·kg
-1
;而微团
聚体(0.25~0.053 mm)低活性有机碳含量为 1.02~ 2.02 g·kg
-1
,中活性有机碳含量为 0.46~ 1.20 g·kg
-1
,高活性有机碳含量为 0.31 ~ 0.85
g·kg
-1
;大团聚体(>0.25 mm)低活性有机碳含量为 1.08~3.07 g·kg
-1
,中活性有机碳含量为 0.70~1.96 g·kg
-1
,高活性有机碳含量为 0.48~1.24
g·kg
-1
.③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 3 种粒径团聚体的低、中、高活性有机碳含量主要与年均气温(MAT)、年均降雨量(MAP)、土壤 SOC、TN 和含水
率显著相关(p<0.05),且在同一活性下,活性有机碳含量与 MAT、MAP、土壤 TN、SOC、含水率的相关性随着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越显著.
研究结果对理解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在空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995]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梁彩群,刘国彬,王国梁,等. 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土壤团聚体中不同活性有机碳 从南到北的变化特征[J]. 环境科学学报,2020,40(3):1095-1102.
APA 梁彩群,刘国彬,王国梁,孟敏,&魏芙蓉.(2020).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土壤团聚体中不同活性有机碳 从南到北的变化特征.环境科学学报,40(3),1095-1102.
MLA 梁彩群,et al."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土壤团聚体中不同活性有机碳 从南到北的变化特征".环境科学学报 40.3(2020):1095-110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