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撂荒地植物群落共存种光合 特性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
周敏1; 杜峰1,2; 张赟赟1; 潘天辉1
刊名草业学报
2020
卷号29期号:1页码:50-62
关键词群落共存种 光合特性 土壤水分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英文摘要

植物群落共存种的环境适应性和相对竞争能力差异是植物群落动态和演替的两个决定性因素,其中光合特
性与二者都有紧密关联,因此研究群落共存种光合特性的差异对理解群落演替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丘陵区
10 种主要的撂荒地植物群落共存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不同的生长月份( 8-10 月)和不同水分条件下(适宜水
分及中度、重度干旱胁迫)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变化,分析植物群落共存种光合特性对土壤水
分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1 ) 3种水分条件下,无芒隐子草、白羊草、小花棘豆和达乌里胡枝子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均呈单峰曲线,而冰草和阿尔泰狗娃花的则呈双峰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 10种群落共存种以无芒隐子草的日光
合能力峰值最大,冰草的最小; 2 )除中华隐子草和阿尔泰狗娃花外,多数种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在3种水分条件下均
呈单峰曲线,其中,无芒隐子草的日蒸腾能力峰值最大,小花棘豆的最小; 3 )日均净光合速率和日均蒸腾速率存在
显著种间差异和生长月份差异( P <0.
05 ),其中,无芒隐子草的日均净光合速率和日均蒸腾速率最大,而日均水分
利用效率在不同物种和生长月份之间则无显著差异( P >0.
05 ); 4 )在演替生态位置上, 10种群落共存种以演替前期
种的日均蒸腾速率和日均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而演替后期种相对较高,表明演替后期的植物水分利用性能较
高。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丘陵区,伴随演替进程的土壤环境旱化,演替后期序列种凭借其较高的水分利用能
力,将在撂荒地群落中占据优势地位,从而逐渐代替演替前期种。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993]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敏,杜峰,张赟赟,等. 黄土高原撂荒地植物群落共存种光合 特性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J]. 草业学报,2020,29(1):50-62.
APA 周敏,杜峰,张赟赟,&潘天辉.(2020).黄土高原撂荒地植物群落共存种光合 特性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草业学报,29(1),50-62.
MLA 周敏,et al."黄土高原撂荒地植物群落共存种光合 特性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草业学报 29.1(2020):50-6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