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作者张志国
答辩日期2007-06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李 锐
关键词水土流失 生态风险 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 区域
英文摘要

 我国水土流失范围广大,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50多万平方公里,亟需治理面积为200多万平方公里,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艰巨而紧迫。我国的水土流失治理经历了坡面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两个阶段。经济的发展使我国有能力在更大的面积上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大面积的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水土保持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区域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提供更先进更科学的理论,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环境学、生物学、地理学的综合知识,采用数学、概率论等定量化分析技术手段来预测、分析和评价具有不确定性的灾害或事件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造成的损伤,是目前国际环境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领域前沿。
    本研究将生态风险引入到水土保持科学中,期望能够为区域水土流失评价、规划和治理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提出了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建立了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的框架,将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过程分为研究区界定与背景分析、水土流失危害力评估、水土流失生态潜在损失度量计算、水土流失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四个步骤。
(2)建立了估算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的模型。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指数可由水土流失危害力、景观重要性、景观易损性等指标来描述。水土流失危害力由降雨、植被、土壤、地形等因素来确定。参考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来估计景观重要性。景观易损性由景观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优势物种抗逆性和管理措施等因素来估计。
(3)明确了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管理的内涵,将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管理分为管理目标确定、风险控制途径选择、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和管理绩效评判等主要部分,同时提出了水土流失风险治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治理决策方法做了初步讨论。
(4)以延河流域为研究区,对该流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证明,延河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风险区位于延河中游的安塞和宝塔区。以往延河流域重点治理区的布设也证明了这个结论。延河流域水土流失风险评价的结果基本正确,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模型框架是可行的。
(5)对延河流域的风险管理做了初步讨论,认为在延河流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首先应对区域进行风险分区,按照风险级别的高低依次治理。主要的风险控制措施为政府规划、宣传教育,以及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由于是初次进行区域水土流失风险评价的研究,所以在风险评价模型、风险管理和GIS的结合都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水土流失 生态风险 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 区域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954]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志国. 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