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IbLEA14 基因杨树增强耐旱性的生理机制
乔焕焕1,4; 李红兵1; 孙振玫2; 可庆波1; 王仕稳1; 郭尚洙3; 邓西平1
刊名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卷号17期号:8页码:2628-2638
关键词转基因杨树 干旱胁迫 旱后复水 抗氧化特性 光合速率
英文摘要
晚期胚胎蛋白富集蛋白(LEA)可作为多功能蛋白参与对多种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前期研究表明,过
量表达甘薯 IbLEA14 基因能够增强转基因甘薯愈伤组织的耐渗透压和盐胁迫能力。为研究转 IbLEA14 基因
杨树增强耐旱性的生理机制,本试验选取转 IbLEA14 基因杨树与非转基因杨树(NT)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
法,进行土壤干旱胁迫与复水处理,测定其形态与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转 IbLEA14 基因
杨树与 NT 株高增长、总生物量积累均受到抑制,但转基因杨树生长状况优于 NT;与 NT 相比,转 IbLEA14
基因杨树叶片净光合速率较高,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较低,较高的脯氨酸(Pro)含量与较低的
渗透势保障了转基因杨树较强的保水能力以及较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2)复水后,较干旱条件下而言,转
IbLEA14 基因杨树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净光合速率升高,MDA H2O2 含量降低,Pro 含量下降,渗透势升
高。研究表明:转 IbLEA14 基因杨树可减轻干旱胁迫对植株细胞膜及光和系统的伤害,复水后能够更好地修
复细胞膜系统与光合系统,加快恢复速度。因此,转 IbLEA14 基因杨树的耐旱性与旱后复水的恢复能力更
好,更具有抗旱性优势。该研究结果将为杨树耐旱育种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未来有望在改善土壤沙漠化方
面发挥重要作用。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319]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3.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乔焕焕,李红兵,孙振玫,等. 转 IbLEA14 基因杨树增强耐旱性的生理机制[J]. 分子植物育种,2019,17(8):2628-2638.
APA 乔焕焕.,李红兵.,孙振玫.,可庆波.,王仕稳.,...&邓西平.(2019).转 IbLEA14 基因杨树增强耐旱性的生理机制.分子植物育种,17(8),2628-2638.
MLA 乔焕焕,et al."转 IbLEA14 基因杨树增强耐旱性的生理机制".分子植物育种 17.8(2019):2628-263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