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黄土丘陵区典型 植被 类型土壤微生物及异养 呼吸特征
作者田 琴
答辩日期2017-05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杜盛
关键词植被类型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 土壤细菌群落 土壤呼吸 黄土丘陵区
英文摘要

自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的实施了植被恢复以来,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改
善。植被恢复不仅可以保持水土,而且可通过土壤-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
土壤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研究植被恢复后不同植被类型下的
土壤特点,是进一步认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对于预测土壤生态系统功
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为黄土高原区植被类型优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
义。
以陕西延安黄土丘陵区 4 种植被类型(人工刺槐林、天然侧柏林、天然辽东
栎林、天然灌丛)为研究对象,以裸地作为对照,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氮含量、细菌和真菌的丰度及其与土壤基本化学性质的关系,探讨土壤微生物群
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驱动力。结果表明:(1)4 种植被类型的土壤质量较
之裸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植被类型相似,土壤的化学性质也相似。本研究中
天然辽东栎林在土壤养分的累积上优于人工刺槐林;与林地相比,裸地的土壤养
分比较贫瘠。人工刺槐林的有机质、总氮和土壤碳氮比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天然林
地的含量(P < 0.05)。(2)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养分状况不同,土壤微生物生
物量也有较大差异。土壤养分的总体变化趋势为:天然林>人工林>裸地。土壤
养分和微生物生物量表现出一致的趋势:天然林与灌丛最高,人工林次之,裸地
最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质、总氮和土壤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
(P < 0.01)。(3)裸地土壤的细菌丰度最低,细菌丰度与土壤养分状况呈显
著正相关(P < 0.05);人工刺槐林真菌含量显著低于天然辽东栎林,真菌与土
壤养分无显著相关性,与土壤 pH 显著负相关(P < 0.05)。(4)细菌的优势门包括变形菌门(42.35%),放线菌(15.61%),酸杆菌(13.32%),拟杆菌(8.43%)
和芽单胞菌(6.0%)。真菌优势门为子囊菌(40.39%),担子菌(38.01%)和接
合菌(16.86%)。典范对应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都可
以按照植被类型进行聚类。其中,细菌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是土壤有机质,而真
菌的主要驱动因子是土壤有效磷。该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类型不同可以导致土壤
质量的差异,二者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具有控制作用,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在一
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土壤质量状况。
两典型林分(天然辽东栎林和人工刺槐林)的土壤呼吸强度在 25ºC 时最大,
且天然辽东栎林的土壤呼吸强度要高于人工刺槐林。天然辽东栎林土壤呼吸温度
敏感性(1.630)略高于人工刺槐林(1.572)土壤呼吸强度均随着土壤湿度的升
高先增强后降低,二者趋势均表现为 60%时最高。
关键词: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细菌群落;
土壤真菌群落;土壤呼吸;黄土丘陵区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119]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田 琴. 黄土丘陵区典型 植被 类型土壤微生物及异养 呼吸特征[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