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花东盆地晚中新世以来沉积演化特征
孙美静2; 高红芳2; 李学杰2; 刘杰1
刊名海洋学报
2020
卷号42期号:1页码:154
关键词Huatung Basin sequence division seismic facies sediment wave sedimentary evolution 花东海盆 层序划分 地震相 沉积物波 沉积演化
ISSN号0253-4193
英文摘要利用近年来在台湾东部海域采集的多道地震和多波速测深资料,对该海域花东海盆区晚中新世以来的沉积充填演化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通过对花东海盆区域地形特征描述、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和地震剖面的解译,在本区晚中新世以来的沉积充填中刻画出6种典型地震相类型,并分析其对应的沉积相类型,包括浊积扇、浊积水道充填、块体流、沉积物波、海底峡谷-伴生沉积物滑塌变形-充填、深水扇沉积。结合地震相平面分布及垂向沉积相叠置关系,将晚中新世-第四纪沉积充填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晚中新世晚期开始受到块体流冲蚀阶段,到海底峡谷冲刷-沉积物失稳-峡谷充填-再侵蚀阶段,到峡谷输送的大量沉积物在上新世以来主要堆积发育了沉积物波、浊积扇、深水扇等沉积体系阶段。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giec.ac.cn/handle/344007/34731]  
专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2.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孙美静,高红芳,李学杰,等. 花东盆地晚中新世以来沉积演化特征[J]. 海洋学报,2020,42(1):154.
APA 孙美静,高红芳,李学杰,&刘杰.(2020).花东盆地晚中新世以来沉积演化特征.海洋学报,42(1),154.
MLA 孙美静,et al."花东盆地晚中新世以来沉积演化特征".海洋学报 42.1(2020):15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