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利用浓差极化原理超滤浓缩生物大分子溶液
作者焦小光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7-06-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过程工程研究所
导师万印华
关键词超滤 浓差极化 浓缩 生物大分子 汲取
其他题名Study on Concentrating Biological Macromolecular Solution by Ultrafiltration: An Approach Utilizing 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
学位专业生物化工
中文摘要浓差极化是压力驱动膜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现象。研究表明,由于浓差极化,溶质在膜表面的浓度可达其主体相浓度的几百倍,甚至超过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而在膜表面析出,而且相对稳定的浓差极化层可在一分钟或数分钟内形成。这足见浓差极化本质上是一个对溶质的高效浓缩过程。本文基于浓差极化的上述特性,选用牛血清蛋白(BSA)为模型大分子,提出了一种利用浓差极化原理高效、快速浓缩生物大分子的新型膜过程,即在终端超滤装置中,于紧贴膜面处设置一自行设计的浓缩液汲取器,及时将浓差极化层内的浓溶液导出。 首先利用短期实验对新型膜过程做了初步探索,考察了汲取速率、汲取体积、透过通量、原液浓度对浓缩液浓度的影响。随后对连续汲取浓缩过程进行了研究,考查了汲取中的动态平衡现象,提出了动态平衡时浓缩液浓度的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间歇汲取浓缩工艺,即基于动态平衡的间歇汲取浓缩和周期性短时间歇汲取浓缩。论文还将新型膜过程与常规超滤浓缩作了对比。最后,对达到动态平衡的连续汲取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计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实验发现,汲取速率越小,浓缩液浓度越高;汲取体积越小,浓缩液浓度越高;在高通量下汲取不利于获得高浓度浓缩液;增加原液浓度可以提高浓缩液浓度,但对浓缩倍数的提高没有帮助,浓缩倍数随原液浓度的增加呈现不稳定趋势。 (2) 连续汲取操作下,实验能够达到动态平衡。平衡时压力曲线稳定,采用所提出的动态平衡浓缩液浓度计算公式,实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良好。 (3) 基于动态平衡的间歇汲取工艺有利于获得高浓度浓缩液;周期性短时间歇汲取得到的浓缩液浓度更高。其中浓缩液浓度随汲取时间、汲取速率的减小而增大,但过低的汲取速率下反而较难得到高浓度浓缩液。采用周期性短时间歇汲取时,浓缩液浓度可达37.1 g/L,为原液浓度的74.2倍。高压力下汲取得到的浓缩液浓度没有低压力下高,因此应选择适宜的跨膜压力。 (4) 恒通量操作下,新型膜过程可以显著减缓压力的上升趋势,降低膜污染,实现连续超滤浓缩;连续运行周期性短时间歇汲取工艺浓缩0.5 g/L的BSA原料液, 浓缩液浓度达21.4 g/L,回收率达68.5%,浓缩液浓度和平均浓缩浓度均优于常规超滤浓缩。 (5) 采用Film 模型、浓差极化渗透压模型及Ghosh提出的膜阻理论对达到动态平衡的连续汲取过程进行了计算,计算数据为实验条件的优化、实验结果的预测提供了重要参考作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9-13
页码7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pe.ac.cn/handle/122111/1139]  
专题过程工程研究所_研究所(批量导入)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焦小光. 利用浓差极化原理超滤浓缩生物大分子溶液[D]. 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