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查尔酮衍生物和呋喃香豆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促黑素合成机制研究
作者尹丽
答辩日期2018-06-03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导师阿吉艾克拜尔·艾萨、信学雷
关键词白癜风 黑色素合成 查尔酮和呋喃香豆素衍生物 Wnt/β-catenin 信号 通路 Pka/p38 Mapk 信号通路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专业有机化学
英文摘要

白癜风是世界皮肤病三大顽症之一,易诊断难治疗,且无特效疗法,其发病机制涉及功能性黑素细胞凋亡和(或)丢失,开发具有促黑素合成功效的抗白癜风新药,将会产生巨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据300年前的维吾尔医学经典著作《药用总库》记载,驱虫斑鸠菊(Vernonia anthelmintica (L.) willd)和补骨脂(Psoralen corylifolia L.)是治疗白癜风经典药材,后续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分别为黄酮类化合物和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此类化合物存在作用机制不清、作用部位和靶点不明确等缺点,严重限制了该类药物的二次开发。本论文以抗白癜风为导向从传统中药中锁定活性化合物,利用有机化学的方法,对活性成分母核进行衍生修饰,以达到提高活性和生物利用度,降低副作用等目的。本文对所合成的所有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促黑素合成活性测试,对目标衍生物进行了细胞水平抗白癜风活性机制研究,为抗白癜风新药开发奠定了基础。1衍生物的合成本文以苯乙酮和苯甲醛为原料首次合成了18个全新的查尔酮衍生物(1-18);以间二苯酚为原料合成了25个呋喃香豆素类衍生物(异补骨脂素5a-5i, 补骨脂素6a-6p)。其中23个衍生物未见文献报道。所有化合物均经过氢谱、碳谱和质谱鉴定。2 促黑色素生成活性的初步探讨在体外条件下,系统科学地研究了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细胞毒性、相对黑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多数衍生物可促进小鼠B16黑素瘤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可刺激黑素生成,且对黑素瘤细胞没有明显毒性;。其中查尔酮衍生物:2、18两个化合物激动作用最强,50 μM的相同浓度下,相对黑素含量明显优于阳性对照8-MOP (8-甲氧基补骨脂)。呋喃香豆素衍生物:6m、6p两个化合物促黑素作用最强,50 μM的相同浓度下相对黑素含量优于阳性对照。本实验结果提示:这些衍生物可能是通过调节酪氨酸酶活性达到促进黑素合成或再生作用。3 两个目标衍生物促黑色素合成的机制研究为了深入探讨所合成衍生物对酪氨酸酶及黑素合成的作用机理,本实验综合化合物构效关系和生物活性检测结果,筛选出两个目标衍生物。在上述酶活性测定基础上,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首次探讨了目标衍生物促黑色素合成的信号通路。结果显示,查尔酮目标衍生物BDFTP-D301012可以通过激活p-Akt308促进GSK3β的磷酸化,进而导致β-catenin入核,上调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转录,最终增加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实验证实了上述推论。而呋喃香豆素衍生物BDFTP-D201020促进黑素合成,可以通过调节PKA和p38 MAPK两条信号通路发挥作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cAMP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同样,PKA和p38 MAPK两条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对黑色素生成以及酪氨酸酶的呈现阻断效果。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本文共完成了43个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测试,探究了其中两个目标衍生物在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中的促黑素合成机制,结果表明两个目标衍生物对黑素合成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这一作用分别通过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和PKA/p38 MAPK信号通路途径发挥作用。本实验结果为动物实验提供数据支持,为临床用抗白癜风新药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页码113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xjipc.cas.cn/handle/365002/5450]  
专题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_资源化学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尹丽. 查尔酮衍生物和呋喃香豆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促黑素合成机制研究[D].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