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聚合物电解质层层组装脂质纳米粒提高多柔比星的口服吸收
沈爱俊1; 夏登宁2; 甘勇2; 李娟1
刊名药学学报
2016
卷号51期号:7页码:1136
关键词多柔比星 聚合物电解质 层层组装 脂质纳米粒 口服吸收
ISSN号0513-4870
DOI10.16438/j.0513-4870.2016-0108
英文摘要载多柔比星(DOX)脂质纳米粒经聚合物电解质层层组装后,增加脂质纳米粒在胃肠道内的酶稳定性,以提高DOX的口服吸收。采用热熔均质–超声法制备了载DOX脂质纳米粒;利用静电作用将带相反电荷的聚合物电解质γ-聚谷氨酸(γ-PGA)和壳聚糖(chitosan, CS)层层组装在脂质纳米粒表面,得到聚合物电解质层层组装的载DOX脂质纳米粒(DOX-NPs/CS/γ-PGA);采用动态光散射激光粒度仪测定了纳米粒的粒径、粒度分布及zeta电位;考察聚合物电解质层层组装后的脂质纳米粒的体外药物释放和在体外模拟消化道环境下的酶解稳定性;以人结肠癌细胞Caco-2为细胞模型,对纳米粒的摄取进行了研究;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对口服吸收后的药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DOX-NPs/CS/γ-PGA平均粒径为180.6 ± 5.4 nm,粒度分布均一,多分散性指数(PDI)为0.220 ± 0.02, zeta电位为–38.53 ± 0.29 mV;体外药物释放研究表明,采用聚合物电解质在脂质纳米粒表面层层组装后延缓DOX的释放,同时降低脂质纳米粒被脂肪酶降解的速率;细胞摄取实验研究表明,该组制剂的细胞摄取明显高于DOX溶液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经聚合物电解质层层组装后的脂质纳米粒可明显提高DOX的口服吸收, DOX-NPs/CS/γ-PGA的C_(max)和t_(max)分别为0.76 ± 0.25 μg·mL~(–1)和0.5 h, AUC_(0–24 h)是溶液参比制剂的3.02倍,与DOX溶液口服组相比,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是302.46%。通过聚合物电解质在脂质纳米载体表面进行层层组装,延缓了药物释放,降低了消化道酶对载体的酶解,增加了其在消化道内的稳定性,提高了DOX的口服吸收。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183/handle/2S10ELR8/283201]  
专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药科大学
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沈爱俊,夏登宁,甘勇,等. 聚合物电解质层层组装脂质纳米粒提高多柔比星的口服吸收[J]. 药学学报,2016,51(7):1136.
APA 沈爱俊,夏登宁,甘勇,&李娟.(2016).聚合物电解质层层组装脂质纳米粒提高多柔比星的口服吸收.药学学报,51(7),1136.
MLA 沈爱俊,et al."聚合物电解质层层组装脂质纳米粒提高多柔比星的口服吸收".药学学报 51.7(2016):113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