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含铬、砷重金属危废的无毒化处理与资源回收研究
作者张伟芳
答辩日期2019-12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张静
关键词铬渣 硫化砷渣 铬和砷复合废水 水热 处理 光催化 chromite Ore ProcessIng Residue, Arsenic Sulfide Residue, Co Exist Ing Chromium ( And Arsenic (As) wAstewater h Ydrothermal Treatment p Hotocatalysis
学位名称工学博士
其他题名Study on Harmless Treatment and Resource Recovery of Chromium or Arsenic-containing Residue
学位专业环境工程
英文摘要

      铬(Cr )和砷 As )作为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采矿和冶炼等工业产生的废渣 和 废水。含铬、砷等工业废水经过处理,也可能形成和转化成含铬、砷的固废。典型的铬盐生产和使用行业产生的铬渣由于固相多、组分复杂,高 毒性的 六价铬( Cr(VI) VI))与 废渣 组分形成固溶体或者包覆在废渣物相的晶格中,传统的提取方法往往不能有效的提取包覆的 Cr(VI) VI),高效提取 Cr(VI)是彻底解毒铬渣的难题之一。另外,硫化法处理酸性污水产生的大量硫化砷渣,由于颗粒小,含水率高, 给 堆存和处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因此,未妥善处理的废渣,释放 高迁移性的 Cr(VI) 和剧毒的 As(III) 进入自然环境 对水环境、土壤等造成严重的危害,威胁人体健康。本文采用水热法分别对铬渣和硫化砷渣进行脱毒处理,探究废渣在水热处理过程中的物相转变和转化固定的机制,实现废渣的无害化和资源回收。在此基础上,固废处理可能会产生低浓度重金属废水,需进行深度处理,以 Cr(VI) 和 As(III) 共存的复合 废水为例,采用光催化技术,海藻酸铁 为光催化剂,将 Cr(VI) 和 As(III) 转化为毒性较低的易沉淀和吸附
去除的 Cr(III) 和 As(V) 最终 实现 Cr 和 As 的去除。
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
      (1) 硅酸钠 协助 水热 处理( HT Na 2 SiO 3 )铬渣,提取铬渣中的 Cr(VI)采用水热法对铬渣进行脱毒,实现Cr(VI) 的高效提取。实验 结果表明, 在水热过程中,添加 Na 2 SiO 3 可以显著促进 铬渣 中 Cr(VI) 的提取效果。通过毒性浸出法 TCLP 进行评价 ,经 HT Na 2 SiO 3 法处理后 的 废渣样品 浸出液中 Cr(VI)浓度明显降低至 1.1 mg L 1 低于 1.5 mg L 1 的 排放 限值 GB 16889 2008 EPA中国 。 XPS 和 EDS 分析 证实,经处理后的 废 渣 表面未检测到 Cr(VI) 和 Cr(III) 。进一步 分析铬渣中的物相组成,进行固相模拟实验,得出 HT Na 2 SiO 3 法处理铬渣的主要反应机理为: 在水热条件下 SiO 32 离子不仅 可以 作为阴离子交换剂对铬渣中的层状水滑石进行 分 层 释放层间 的 Cr ( 。 而且 ,作为碱性试剂 有助于 三氧化二铬氧化, 释放 可溶性 Cr ( 。层间的 Cr ( 的释放和 Cr(III) 的氧化, 均 提高铬渣中 Cr 的 提取效果 。本 研究 为铬渣的解毒和 Cr(VI) 的回收提供 方法和策略。
      (2) 硝酸铁协助 水热 处理 HT Fe(NO 3 3 )硫化砷渣,转化和固定硫化砷渣采用水热法,实现硫化砷渣一步转化和固定,形成稳定的臭葱石和回收硫磺。实验结果表明在 pH 1.0 、硝酸铁用量为 10 mmol g 1 (硫化砷渣)、 150水热 20 h ,硫化砷被溶解、氧化和固定,形成粒径约为 15 μ m 的臭葱石晶体,固砷率达到 99% 以上。 在臭葱石的水热生长过程中,早期为无定形 的砷酸铁,
可能 由于硫化砷中的硫 溶解 和 氧化 的影响 ,使得无定型的砷酸铁纳米颗粒 结晶形成 片层 结构 后不会进一步生长,而是通过片层结构定向组装过程形成 介晶,随着水热的进行, 最终 生长成表面为多面体椎状的 大颗粒 臭葱石。 本方法 生成的臭葱石 颗粒大 ,稳定性好 ,浸出达标 。同时,生成的单质硫可以进一步 分离回收。 本研究为硫化砷渣的固定稳定化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和策略。
      (3 )海藻酸铁小球的光催化处理 Cr(VI)/As(III) 废水的机理研究
在酸性废水中常含有共存 多金属离子的 Cr(VI) 和 As(III) III),使废水处理变得困难。因此,在光照下,采用三价铁离子 Fe ( 和海藻酸交联形成的海藻酸铁小球( Fe SA )可以有效实现 Cr(VI) 和 As(III) 的同时转化和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在 pH = 3.0 ,光照 150 min ,不仅可以促进 5 mg L 1 的 Cr(VI) 和 5 mg L 1的 As(III) 完全的还原和氧化。而且,在较宽的 pH 范围( 3 7 ),反应生成的产物Cr(III) 和 As(V) 能被有效的去除,去除率高达 80% 以上。主要反应机理为:在光照激发下, Fe SA 小球发生金属与配体的电子转移( LMCT ),从而 生成 碳中心自由基 CO 2 --)和二价铁离子 Fe(II) Cr(VI) 主要被 Fe(II) 还原。然而, CO 2在 O 2 和 Fe (II 的参与下,发生一系列的自由基反应,生成活性氧物种。其中,证实 自由基反应的存在。最后, Fe SA 小球被多次重复利用处理 Cr(VI) 和 As(III)表现 高效的可利用性, 并 在实际水体中也展现良好的性能。

语种中文
页码160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2352]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纳米材料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伟芳. 含铬、砷重金属危废的无毒化处理与资源回收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