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某矿冶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与生态风险评价
杨伟光; 陈卫平; 杨阳; 刘长峰; 马凌超
刊名环境工程学报
2019-07-23
卷号13期号:8页码:1930-1939
关键词矿冶区 土壤 重金属污染 风险评价编码法 生物有效性 生态风险
英文摘要矿业活动对土壤系统良性运转带来较大的环境负荷,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是土壤污染防治和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关键。在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并结合空间分析和冗余分析手段的基础上,对新疆某矿冶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生态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As、Cu、Mn和Cd超标率分别为88%、38%、49%和24%;土壤Mn、Zn、As和Cd弱酸可溶态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尾砂库和收砷房的附近区域。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揭示As和Cu污染累积较为严重。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As、Cd和Cu生态风险较高,Mn为低生态风险。风险编码法(RAC)评价结果进一步揭示Mn和Cd具有显著的土壤迁移风险。冗余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异质性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弱酸可溶态含量变异的主要因素。土壤pH和重金属弱酸可溶态是影响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2个重要因素。综合风险评价手段与多尺度分析方法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区域风险评价的准确性。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1942]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伟光,陈卫平,杨阳,等. 新疆某矿冶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与生态风险评价[J].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8):1930-1939.
APA 杨伟光,陈卫平,杨阳,刘长峰,&马凌超.(2019).新疆某矿冶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与生态风险评价.环境工程学报,13(8),1930-1939.
MLA 杨伟光,et al."新疆某矿冶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与生态风险评价".环境工程学报 13.8(2019):1930-193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