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西太平洋典型生境中有孔虫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青霞
答辩日期2020-08-19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导师类彦立
关键词有孔虫 西太平洋 分子技术 遗传多样性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英文摘要

有孔虫是一种古老的原生动物,体外覆盖着钙质、胶结质或有机质外壳。在早期寒武纪便已出现,发展至今种类繁多。有孔虫分布极为广泛,能够生活在不同的海洋生境甚至淡水环境里,按照生活方式可分为浮游和底栖两大类,绝大多数属于底栖有孔虫,浮游有孔虫仅大约50种。传统上,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壳体的形态特征来对有孔虫进行分类。分子技术的应用使有孔虫研究从形态特征观察深入到遗传序列分析,也加深了对有孔虫分类演化、系统发育、生态分布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有孔虫是研究古海洋学最重要的生物指标,探究现代有孔虫分子多样性及进化关系对生物地层学、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本论文以西太平洋为目标海区,以有孔虫为研究对象,利用2016年热带西太平洋共享航次、2017年西北太平洋航次和2017年三沙永乐龙洞科学考察航次的浮游拖网样本和沉积物样本,应用第一代测序技术和第二代测序技术(即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形态学观察,分析了西太平洋海区多种典型生境(深海平原、海洋蓝洞、半封闭海湾)中浮游有孔虫的基因型多样性、进化关系及底栖有孔虫的分子多样性、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以期检验有孔虫的种内遗传多样性是否普遍存在以及有孔虫的多样性和群落特征在分子水平上是否存在地理差异,并尝试找出有孔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具体研究工作分为以下三部分:

1. 利用第一代测序技术研究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的基因型多样性

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是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常见种类,也是古海洋和古气候研究的重要材料。本实验在热带西太平洋海域利用浮游生物垂直拖网收集了目标站位0 - 200米水体中的浮游生物,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识别、挑选出单个活体G. ruber(白色)个体。利用脱氧胆酸钠(DOC)裂解液提取G. ruber(白色)个体的DNA,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有孔虫特异性引物扩增有孔虫核糖体小亚基DNASSU rDNA)片段,应用第一代测序技术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将获得的目的片段与NCBI数据库中的G. ruber遗传序列一起进行分析,研究了G. ruber基因型的多样性,并比较了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差异。基于SSU rDNA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G. ruber(白色)I型和II两种基因型,它们与G. ruber(粉色)、Globigeinoides conglobatus共同构成四条平行进化系。I型和IIG. ruber(白色)个体的形态特征和栖息环境存在明显差异:IG. ruber(白色)个体的三个房室是显著的球状,口孔大而高拱,主要生活在30 m以浅的水体中;IIG. ruber(白色)个体的三个房室是扁平的球状,口孔小而低矮,主要生活在30 m以下的水体中。此外,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氧、碳稳定同位素组成、Mg/Ca比及SSU rDNA序列组成也明显不同。本工作证实了浮游有孔虫种内遗传多样性的普遍存在,是国内对浮游有孔虫基因型多样性进行的初次研究,也是为数不多的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浮游有孔虫遗传数据资料

2. 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研究西北太平洋深海底栖有孔虫的DNA分子多样性与群落特征

深海储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目前世界各国争相开发的战略要地。本工作以底栖有孔虫为研究对象,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即高通量测序技术)调查了它在平均水深超5000 m的西北太平洋深海平原的分子多样性和群落特征。我们共获得1536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成功注释到有孔虫的OTUs1330个,其中721个有孔虫OTUs属于单房室软壳类有孔虫Monothalamiids,说明Monothalamiids是该海区底栖有孔虫群落的优势类群。OTU的注释结果显示,仅20.6%的有孔虫OTUs能在数据库中匹配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97%的参考序列,这说明西北太平洋深海底栖有孔虫的序列与目前检获到的有孔虫序列之间存在高度的遗传差异性,该海区极可能蕴藏着许多未知的“新物种”甚至新的高级分类阶元。

西北太平洋深海底栖有孔虫呈明显的斑块性分布,且站位间有孔虫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也存在较大差异,我们推测沉降到海底的有机物通量是导致有孔虫斑块性分布的重要因素。根据各个站位的有孔虫群落结构特征,11个样品可分为两组,一组样品采自纬度较高、水深较深的区域;另一组样品采自纬度相对较低、水深相对较浅的区域,说明纬度和水深是影响有孔虫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本工作是国内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西北太平洋底栖有孔虫DNA分子多样性与群落组成的初次尝试,旨在探索有孔虫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为揭示底栖有孔虫的全球地理分布模式、开发深海资源等工作提供分子生态数据支持。

3. 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研究世界最深海洋蓝洞–三沙永乐龙洞中有孔虫的DNA分子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特征

海洋蓝洞是罕见的、珍贵的自然地质遗迹,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独特,通常具有陡峭的内壁和孤立的水体,能够在限定的地理区域内形成相对独立的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三沙永乐龙洞是世界上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但目前人类对它仍知之甚少。本研究从三沙永乐龙洞洞口至洞底收集了12个沉积物样品,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研究了有孔虫在这一特殊生境中的DNA分子多样性、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将其与西太平洋的另外两种典型生境——黄海胶州湾(半封闭海湾)、西北太平洋(深海平原)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三沙永乐龙洞中有孔虫的多样性远高于胶州湾和西北太平洋;三种生境中的有孔虫优势类群不同,胶州湾以单房室软壳类群Monothalamiids为主,西北太平洋以Monothalamiids和多房室胶结质类群Textulariida为主,而三沙永乐龙洞以多房室钙质类群Rotaliida为主。三沙永乐龙洞内有孔虫群落与水体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理化因子对不同有孔虫种类的影响不同,受理化因子的垂直变化影响,有孔虫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都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差异。洞内无氧区生活着大量有孔虫,某些能够进行反硝化作用的有孔虫种类在无氧区站位的相对丰度甚至高于它们在有氧区站位的相对丰度,特殊的深水无氧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有孔虫群落。本工作证明了底栖有孔虫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在分子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地理差异,揭示了三沙永乐龙洞内底栖有孔虫的空间垂直分布特征,发现了洞内无氧区的特征属种,证实了底栖有孔虫可以在无氧环境下生存的推断

语种中文
目次

目 录

... I

ABSTRACT. V

1 绪论... 1

1.1 有孔虫简介... 1

1.2 研究背景... 2

1.2.1 浮游有孔虫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 2

1.2.2 底栖有孔虫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 5

1.3 研究目的... 8

2 利用第一代测序技术研究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的基因型多样性... 9

2.1 前言... 9

2.2 材料与方法... 11

2.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11

2.2.2 DNA提取和PCR扩增... 12

2.2.3 克隆和测序... 13

2.2.4 数据处理... 14

2.3 结果... 15

2.3.1 形态特征... 16

2.3.2 SSU rDNA序列特征... 17

2.3.3 基因型多样性... 18

2.4 讨论... 19

2.4.1 不同基因型G. ruber之间的差异... 19

2.4.2 基因型形成的可能机制... 20

2.4.3 基因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1

2.4.4 基因型多样性对古海洋学的意义... 21

2.5 结论... 22

3 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研究西北太平洋深海底栖有孔虫的DNA分子多样性与群落特征... 23

3.1 前言... 23

3.2 材料与方法... 24

3.2.1 样品采集和处理... 24

3.2.2 DNA提取... 24

3.2.3 PCR扩增... 25

3.2.4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25

3.2.5 数据质控... 26

3.2.6 统计分析... 27

3.3 结果... 27

3.3.1 西北太平洋样品的数据概况... 27

3.3.2 西北太平洋的有孔虫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30

3.3.3 西北、东北太平洋有孔虫群落特征的比较... 33

3.4 讨论... 36

3.4.1 西北太平洋深海底栖有孔虫的分子多样性... 36

3.4.2 西北太平洋深海底栖有孔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37

3.4.3 西北太平洋深海底栖有孔虫的空间分布特征... 38

3.4.4 有孔虫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不足... 39

3.5 结论... 40

4 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研究世界最深海洋蓝洞-三沙永乐龙洞中有孔虫的DNA分子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特征... 41

4.1 前言... 41

4.2 材料与方法... 42

4.2.1 样品采集... 42

4.2.2 DNA提取和PCR扩增... 45

4.2.3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46

4.2.4 数据质控和统计分析... 47

4.3 结果... 48

4.3.1 数据概况... 48

4.3.2 群落组成的地理差异... 52

4.3.3 三沙永乐龙洞有孔虫多样性和分布特征... 55

4.3.4 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60

4.4 讨论... 64

4.4.1 有孔虫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64

4.4.2 有孔虫群落组成的影响因素... 65

4.4.3 三沙永乐龙洞无氧区的有孔虫... 68

4.5 结论... 69

5 总结与展望... 71

5.1 主要结果与初步结论... 71

5.1.1 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代表种G. ruber的基因型多样性... 71

5.1.2 西北太平洋深海底栖有孔虫的DNA分子多样性和群落组成... 72

5.1.3 南海三沙永乐龙洞中底栖有孔虫的DNA分子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特征... 72

5.2 存在问题... 73

5.2.1 浮游有孔虫基因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73

5.2.2 底栖有孔虫分子生态研究学中存在的问题... 74

5.3 展望... 74

参考文献... 75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64789]  
专题海洋研究所_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青霞. 西太平洋典型生境中有孔虫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D].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