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视觉运动知觉的个体差异 和性别差异
作者仝 娜
答辩日期2016-06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其他责任者匡神兵
关键词视觉运动知觉 个体差异 智力 性别差异 空间抑制
学位名称理学硕士
其他题名Individual difference and gender difference in visual motion perception
学位专业基础心理学
英文摘要视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感官之一,其中视觉运动知觉对实现人类与外界环境的动态交互至关重要,因而探究视运动知觉的神经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感觉测量与个体智力的关系近年来被广泛关注,它是将高级智力功能与低水平的感知觉加工关联起来,提示高级认知因素可能会对基本的视觉加工产生影响。因而研究一采用个体差异的研究方法考察视觉运动加工与个体智力水平的关系。采集狩猎者假说认为男女在不同功能上的优势是由早期原始社会中不同的分工所塑造的,男性擅长加工与空间运动相关的任务,女性则在物体、面孔识别方面具有优势,这可能提示在视觉系统的两条通路上可能存在性别差异,因而研究二采用不同类型的实验任务考察男女在背侧通路所支持的运动加工中是否有显著区别。这两项研究对于我们从不同视角深入了解视觉运动知觉意义重大。 研究一包含三个实验,考察视觉运动加工与个体智力水平之间的关系。实验1采用运动探测任务和运动辨别任务,结果发现无抑制过程的一般视觉加工与个体的智力水平无关。实验2采用经典的运动外周抑制任务,发现空间抑制效应与智力水平呈现边缘显著负相关。实验3采用运动适应范式,发现时间抑制效应与智力水平无关。这表明,个体的智力水平可以预测空间抑制效应,不能预测时间抑制效应,外周抑制和运动后效反映的是不同的神经加工机制。 研究二包含两个实验,考察在视觉运动加工中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现象。实验4采用随机运动点刺激,结果发现在运动探测任务和运动辨别任务中,男女在阈值和正确率上均无显著性别差异,而在反应时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性反应时显著短于女性。实验5结果采用光栅刺激,发现在高对比度下,男性对光栅运动方向判断的时间阈值低于女性,在小刺激时差异最为显著。这表明,性别差异的出现可能与实验任务和刺激类型有关。 综上,本研究表明在运动外周抑制任务反映出的空间抑制效应与智力有关,但不能推广到时间抑制效应任务中,这提示高级智力与视觉加工的关系仅限在特定的任务过程中。在由随机点刺激构成的任务中未见显著性别差异,而在光栅刺激的方向判断中男性表现比女性更好,这提示在视觉运动研究中要注意考察不同的任务和刺激类型对性别差异结果的影响,同时提示在视觉领域相关研究中应考虑性别因素的影响。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9579]  
专题心理研究所_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仝 娜. 视觉运动知觉的个体差异 和性别差异[D].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