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心理健康之“道”——“为道日损”的心理意义
张奕1,2; 韩布新1,2
刊名心理学通讯
2018
卷号1期号:2页码:51-57
关键词心理健康促进 形象思维 佛家思想 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
ISSN号2096-5494
DOI10.12100/j.issn.2096-5494.218018
其他题名The Mental Implication of the Diminishing Tao Practice –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in Chinese Culture
文献子类评论
英文摘要

地理条件、种族生存竞争及文化发展的差异造就了东方人与西方人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不同思维操作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现实生活中,人在遭受抑郁、焦虑、孤独等情绪问题或过于兴奋以致失眠时,中国文化的形象思维比西方文化的逻辑思维更能有效地解决上述心理问题。其中,道家'天人合一'、佛家'调心入空'、儒家'修心养性、忘道合一'以及中医'阴阳得养平衡、情志五行和谐'等思想,揭示了人与内在及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之'道';各'道'哲理皆有助于人平衡和疏导困境中的消极情绪并促进心理健康。本文结合佛家、道家、儒家和中医的思维操作原理探讨中国文化的心理健康促进机制,阐述不同思维操作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并基于道德经'为道日损'观进一步提出'暂停逻辑思考'的心理健康观,为中国文化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应用技术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8096]  
专题心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心理研究所),北京
2.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系,北京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奕,韩布新. 中国文化的心理健康之“道”——“为道日损”的心理意义[J]. 心理学通讯,2018,1(2):51-57.
APA 张奕,&韩布新.(2018).中国文化的心理健康之“道”——“为道日损”的心理意义.心理学通讯,1(2),51-57.
MLA 张奕,et al."中国文化的心理健康之“道”——“为道日损”的心理意义".心理学通讯 1.2(2018):51-5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