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应激下青少年社会网络与抑郁症状
付琳1,2; 范越1,2; 刘正奎1,2
2019
会议日期2019-10-19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杭州
关键词社会网络 慢性应激 抑郁 基于行动者的随机模型
英文摘要

目的:尽管大量研究表明慢性应激会增加青少年的抑郁风险,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个体具有保护作用,然而鲜有研究关注到,慢性应激下社会网络的特点及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本研究通过考察高考复读生的社会网络结构及其变化特点,探究在重大慢性应激下社会网络与个体抑郁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以方便取样为原则,选取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金安中学补习中心7个班级(N=1062)学生,先后进行为期四次的问卷填写(T1-T4时间间隔6个月),包括社会网络自编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结果:复读生的抑郁水平随高考临近而逐渐增加,其班级网络互惠关系数量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少。建立基于行动者随机模型对网络效应和行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提名数量对其自身具有负向预测的作用(β=-3.68,OR=0.03, p<0.001);互惠关系对其自身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2.71, OR=15.07, p<0.001),即个体回馈并发展出互惠关系的概率比发展一个随机关系的概率大15倍;2)基于抑郁水平的同伴选择对网络的效应达到显著性水平(β=0.24, OR=1.27, p<0.05),即网络中抑郁水平相近的个体倾向于建立关系、成为朋友;3)网络中与中心个体相连的人倾向于具有较低的抑郁水平(β=-0.10, OR=0.9, p<0.05)。结论:慢性应激下社会网络与抑郁水平的关系密切,个体倾向于跟与自己抑郁水平相近的个体成为朋友,而与网络中心个体相连则可以降低个体的抑郁水平。此结论对慢性应激下个体抑郁的干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会议录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2572]  
专题心理研究所_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付琳,范越,刘正奎. 慢性应激下青少年社会网络与抑郁症状[C]. 见:. 中国浙江杭州. 2019-1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