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缺陷的心理机制研究
李旋3; 项琼3; 占燕2; 朱殿明3; 卓恺明3; 王亚1; 陈海莹3; 刘登堂3
刊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卷号40期号:2页码:208-213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前瞻记忆 线索识别 意向提取
ISSN号1674-8115
DOI10.3969/j.issn.1674-8115.2020.02.010
其他题名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event-based prospective memor y deficit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产权排序3
文献子类实证研究
英文摘要

目的·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事件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与正常人的差异,探索其可能的心理机制。方法·共纳入34例未服药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精神分裂症组)及31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应用基于事件前瞻记忆任务测评被试的PM,其中线索识别PM任务主要测评被试的线索识别能力,意向提取PM任务测评被试的意向提取能力。同时,应用字母数字广度任务测评被试的言语性工作记忆,应用理解记忆测验测评被试的回溯记忆,应用修订版六元素测验(modified six elements test,MSET)测评被试执行多重任务的能力。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精神病症状维度评定量表(Clinician-Rated Dimensions of Psychosis Symptom severity,CRDPS)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评估患者精神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组的线索识别PM任务及意向提取PM任务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言语性工作记忆及回溯记忆成绩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0),而多任务执行能力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控制工作记忆、回溯记忆及执行功能后,线索识别和意向提取的组间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精神分裂症的线索识别能力、意向提取能力与临床症状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的线索识别缺陷和意向提取缺陷可能均属于原发性认知缺陷。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672009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1622]  
专题心理研究所_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2.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早期精神病性障碍科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旋,项琼,占燕,等.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缺陷的心理机制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0(2):208-213.
APA 李旋.,项琼.,占燕.,朱殿明.,卓恺明.,...&刘登堂.(2020).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缺陷的心理机制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40(2),208-213.
MLA 李旋,et al."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缺陷的心理机制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40.2(2020):208-2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