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西藏东南部群发性泥石流的水热条件及其形成机制
邓明枫1; 陈宁生1; 丁海涛1; 周成灿2
刊名自然灾害学报
2013
卷号22期号:4页码:128-134
关键词冰川泥石流 水热条件 气温 降雨 形成机制
ISSN号1004-4574
其他题名The hydrothermal condi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group-occurring debris flows in the southeast Tibet in 2007
英文摘要受青藏高原和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西藏东南部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海洋性冰川,这些海洋性冰川的长期运动产生了数量惊人的冰碛物,成为泥石流发育最重要的物源。多年来,西藏东南部的冰川泥石流频繁爆发,严重危及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进藏交通系统的建设以及国际河流的安全。林芝地区波密县一直是区域冰川泥石流活动的中心,以2007年9月初波密县发生的几场泥石流为研究对象,结合波密气象站的气象数据,重点分析了前期气温和降水两个气象因子在该次群发性泥石流中的作用,构建了此次冰川泥石流暴发的前期水热条件,并以"9·4"松绕天摩沟泥石流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形成机制。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4942537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0323]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4.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邓明枫,陈宁生,丁海涛,等. 2007年西藏东南部群发性泥石流的水热条件及其形成机制[J]. 自然灾害学报,2013,22(4):128-134.
APA 邓明枫,陈宁生,丁海涛,&周成灿.(2013).2007年西藏东南部群发性泥石流的水热条件及其形成机制.自然灾害学报,22(4),128-134.
MLA 邓明枫,et al."2007年西藏东南部群发性泥石流的水热条件及其形成机制".自然灾害学报 22.4(2013):128-13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