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效应下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及分析——以九寨沟地震为例
夏冰1; 范宣梅1; 郭晓军2; 杨帆1; 邹城彬1; 熊坤勇1
刊名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0
卷号18期号:1页码:79-89
关键词土壤侵蚀 九寨沟地震 地理信息系统(GIS)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
ISSN号2096-2673
DOI10.16843/j.sswc.2020.01.010
其他题名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is of soil erosion under earthquake effect:A case study of Jiuzhaigou earthquake
产权排序2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在空间信息技术(GIS)支持下应用USLE模型定量计算出九寨沟地震前后受灾区的土壤侵蚀强度,并对地震前后土壤侵蚀参数做了简要的对比分析,划分出受地震影响较大的区域,探讨该区域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规律与距发震断层距离、坡度、高程和坡向4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为震后灾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相比2015年该区域的侵蚀参数,地震后侵蚀面积增加55 km~2,侵蚀总量提高57%,平均侵蚀强度增加45%;在侵蚀强度类别中轻微度、轻度和中度的面积占比在震后全部下降,强度侵蚀及以上侵蚀的面积占比都有所上升,在地震影响下研究区的土壤侵蚀强度等级有向强度侵蚀等级及以上侵蚀等级转移的趋势;地震造成土壤侵蚀严重加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距发震断层2 km范围内、坡度≥30° ~ 60°、高程≥2 000 ~ 4 000 m、坡向为北坡、东北坡和东南坡的地带。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734040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35299]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范宣梅
作者单位1.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夏冰,范宣梅,郭晓军,等. 地震效应下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及分析——以九寨沟地震为例[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0,18(1):79-89.
APA 夏冰,范宣梅,郭晓军,杨帆,邹城彬,&熊坤勇.(2020).地震效应下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及分析——以九寨沟地震为例.中国水土保持科学,18(1),79-89.
MLA 夏冰,et al."地震效应下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及分析——以九寨沟地震为例".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18.1(2020):79-8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