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性状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基于中国东部样带的整合分析
何念鹏2; 张佳慧2; 刘聪聪2; 徐丽2; 陈智2; 刘远2; 王瑞丽3; 赵宁4; 徐志伟1; 田静2
刊名生态学报
2018
卷号038期号:018页码:6359
ISSN号1000-0933
英文摘要性状(Trait)或功能性状(Functional trait)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和进化后所呈现出来的可量度的特征,也是人们认识自然、利用或改造自然的重要途径和技术手段。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功能性状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在物种水平的植物叶片和根性状的研究领域;然而,自然生态系统是复杂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自身的多种性状间及其不同生物间性状的相互作用是广泛存在的,因此需要跨学科、系统性、集成式地调查和研究。以中国东部南北样带(NSTEC)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开展了植物、微生物和土壤性状的综合测定;基于其核心的研究结论并适当整合NSTEC前期的相关研究成果,希望能给性状研究提供新的调查模式和分析思路。沿NSTEC从热带雨林到寒温带针叶林3700km样带选取了9个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在群落结构调查基础上对群落内所有植物种类(总计1177物种)开展了系统性的性状测定(叶一枝一干一根多元素含量,叶片形态性状.气孔性状一解剖性状一叶绿素含量.多元素含量一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细根形态性状一解剖性状.多元素含量等),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酶活性、土壤有机质结构与组成、土壤碳氮周转及其温度敏感性等参数。基于上述数据,不仅按传统途径系统性地探讨了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多种性状的纬度变异规律与影响因素: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如何科学地将器官水平测定性状推导至天然森林群落水平”科学难题,并从多个性状角度建立了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性状与功能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性状网络”和“生态系统性状”概念。以其更好地用于揭示自然界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为验证和发展生态学理论、探讨多种性状间协同(权衡)的生态系统生产力优化机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希望通过解决性状尺度拓展的技术难题,未来将传统性状研究拓展至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并与高速发展的宏观观测手段(遥感观测、通量观测、模型模拟)有机结合,使性状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乃至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16046]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_CERN水分分中心
作者单位1.东北师范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室
5.北京林业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何念鹏,张佳慧,刘聪聪,等. 森林生态系统性状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基于中国东部样带的整合分析[J]. 生态学报,2018,038(018):6359.
APA 何念鹏.,张佳慧.,刘聪聪.,徐丽.,陈智.,...&于贵瑞.(2018).森林生态系统性状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基于中国东部样带的整合分析.生态学报,038(018),6359.
MLA 何念鹏,et al."森林生态系统性状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基于中国东部样带的整合分析".生态学报 038.018(2018):635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