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贵州省关岭县石漠化时空演变及人类活动影响因素
姚永慧1; 索南东主1; 张俊瑶1; 胡宇凡1; 寇志翔1
刊名地理科学进展
2019
卷号38.0期号:011页码:1759
关键词喀斯特 石漠化 时空格局 演化过程 驱动机制 贵州
ISSN号1007-6301
英文摘要石漠化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其演化过程和驱动机制分析一直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尤其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论文选择贵州石漠化极其严重的关岭县为研究区,利用2010年SPOT5/ALOS数据、2015年的高分一号/资源三号数据等,结合地面调查、采用目视解译的方法获得了2010—2015年石漠化分布、演化过程及驱动因素等信息;在系统分析石漠化的空间分布及演化过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社会经济水平及石漠化治理工程等人类活动因素对贵州石漠化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关岭县石漠化土地占有很大比重(2015年占总土地面积的45%以上)且以中度石漠化为主;②石漠化总体上得到明显改善,石漠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尤其是重度石漠化和极重度石漠化土地明显减少,但仍有部分石漠化土地的状况在恶化。③人类活动对石漠程度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土地利用类型尤其是灌木林、旱地和有林地对石漠化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人口密度较大和GDP较高的地区,石漠化程度也较高且石漠化恢复治理的效果越不明显;另外,关岭县的各类石漠化治理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约1/3的处于稳定和得到改善的石漠化土地是通过治理工程来实现的。本文查明了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及石漠化治理工程与石漠化演化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53365]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姚永慧,索南东主,张俊瑶,等. 2010—2015年贵州省关岭县石漠化时空演变及人类活动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0(011):1759.
APA 姚永慧,索南东主,张俊瑶,胡宇凡,&寇志翔.(2019).2010—2015年贵州省关岭县石漠化时空演变及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地理科学进展,38.0(011),1759.
MLA 姚永慧,et al."2010—2015年贵州省关岭县石漠化时空演变及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地理科学进展 38.0.011(2019):175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