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C~(6+)离子束诱变水稻籽粒Cd低积累突变体的研究
林园园5; 陈慧茹5; 刘斌美5; 叶亚峰5; 刘瓒5; 吴跃进5
刊名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6
卷号33
关键词碳离子 水稻 突变体
ISSN号1007-4627
其他题名Study on Low-cadmium Rice Mutants Induced by ~(12)C~(6+) Ion Beam
英文摘要筛选低Cd积累水稻品种是控制稻米Cd含量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本研究对重离子辐照的中籼9311(Oryza sativa L)后代,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对曝露在不同Cd含量(含Cd量为19.8 mg·kg~(-1)镉池和含Cd量为2.721 mg·kg~(-1)的污染农田)中进行M2代Cd低吸收突变单株筛选,研究重离子辐照水稻籽粒Cd吸收的突变率以及比较不同Cd含量曝露下的筛选效率。结果显示:重离子辐照可以诱发水稻籽粒Cd积累量的变异,其突变频率为3:398%±0:009(P < 0:05);初筛获得78株籽粒较WT Cd吸收差异显著的突变体,进一步对其种植,分析M3代籽粒Cd含量。结果表明,重离子辐照诱变水稻突变体突变率高,遗传稳定,高Cd含量曝露下筛选效率更高,突变体水稻籽粒中Cd的积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产生Cd积累差异的基因型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M2代和M3代糙米中Cd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r = 0:8210(P < 0:01),M3代获得23株遗传性良好且Cd含量差异显著的突变体水稻,其中Cd含量低于国家标准0.2 mg·kg~(-1)突变体3株。表明筛选出的水稻突变体,在吸收转运Cd的过程中,存在差异且能稳定遗传,可供进一步研究培育籽粒Cd低积累的水稻品种。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893452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hfcas.ac.cn:8080/handle/334002/95284]  
专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
5.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
6.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林园园,陈慧茹,刘斌美,等. ~(12)C~(6+)离子束诱变水稻籽粒Cd低积累突变体的研究[J]. 原子核物理评论,2016,33.
APA 林园园,陈慧茹,刘斌美,叶亚峰,刘瓒,&吴跃进.(2016).~(12)C~(6+)离子束诱变水稻籽粒Cd低积累突变体的研究.原子核物理评论,33.
MLA 林园园,et al."~(12)C~(6+)离子束诱变水稻籽粒Cd低积累突变体的研究".原子核物理评论 33(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