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胆酸通路实现口服胰岛素的精准递药
甘勇
2017-11-04
关键词胰岛素 口服精准递药 胆酸通路 功能性纳米粒 肠上皮细胞
页码2
英文摘要目的:合理设计纳米载体以利用小肠的胆酸通路克服胰岛素在肠上皮细胞内转运的多重屏障,提高胰岛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制备脱氧胆酸修饰的壳聚糖纳米粒。Caco-2细胞水平定性和定量研究胰岛素的摄取情况。共聚焦观察纳米粒处理后顶侧钠离子依赖型胆酸转运体(ASBT)的细胞分布[1]。超高分辨率显微镜STED观察纳米粒在内涵体和溶酶体中的分布[2]。定量实验确定胰岛素在细胞内的降解率。共聚焦观察纳米粒与细胞质内回肠胆酸结合蛋白(IBABP)的共定位情况[3]。用Caco-2细胞单层测定纳米粒中胰岛素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4]。在糖尿病大鼠水平验证纳米粒的降血糖能力及胰岛素的药动曲线分析。结果:脱氧胆酸修饰的纳米粒(DNP)能够显著提高胰岛素的细胞摄取量,当ASBT蛋白被抑制后,胰岛素的摄取量降低了65%。而且,DNP处理后ASBT蛋白会从细胞膜上被转运至细胞质内,表明DNP的摄取为ASBT介导的主动内吞。未修饰的纳米粒(NP)会被限制在内涵体和溶酶体内部,而DNP则会从内涵体和溶酶体中逃逸出来,进入细胞质。胰岛素降解率实验表明,相比NP,DNP可以更好地保护胰岛素不被溶酶体降解,有助于克服胞内溶酶体屏障。通过对DNP孵育2小时后细胞内的IBABP蛋白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我们可以发现DNP中的胰岛素与IBABP蛋白有着良好的共定位,表明DNP从溶酶体逃逸后能够与IBABP蛋白结合,在其协助下向基底侧转运。Caco-2细胞单层的跨胞转运实验证明,相比NP,DNP中胰岛素的表观渗透系数提高至3.49倍。加入溶酶体抑制剂后,其Papp值几乎不变,进一步证明DNP能够克服溶酶体的屏障作用。最后,DNP在糖尿病大鼠上显示出良好且持续的降血糖能力,胰岛素的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5.9%。结论:我们设计了一种能够利用胆酸通路来克服肠上皮细胞层多重屏障的胰岛素纳米载体,其通过ASBT介导的内吞入胞,在胞内可以从内涵体和溶酶体中逃逸从而克服溶酶体降解屏障,最后在IBABP的协助下向基底侧转运进而出胞(图1)。DNP能够显著地增加胰岛素的口服吸收,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会议录2017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七届中国药师周资料汇编
文献子类Article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183/handle/2S10ELR8/267004]  
专题药物制剂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制剂研究中心,上海 201203, 中国.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甘勇. 利用胆酸通路实现口服胰岛素的精准递药[C]. 见:.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